首页 > 国内 >

钩沉|“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宗旨内情(4)

2018-06-24 00:36:51 网络整理 阅读:204 评论:0

其中,“生为阶级,死为阶级”,指的是为工农大众、为人民群众之意。1932年,..在为中央写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欢迎“为工农服务”的知识分子。这是他有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表述。

1934年1月,..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1938年3月16日,《救亡日报》记载..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洛基采访时说:“我们代表全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努力是永远不变的……我们的工作不是享乐,而是为大众服务。..在任何困难环境条件之下,绝不动摇。”

1939年2月20日晚上,..给张闻天的信中,对陈伯达的文章《孔子的哲学思想》提到了自己的意见:“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的道德观(..在这方面最喜引孔子)有原则的区别。例如‘知仁勇’,孔子的知(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之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者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关于“为人民服务”的论述。虽然这只是私人通信,并非公开发表的演说和著作,但..在这里从唯物论的道德观角度提出了“为人民服务”。

1942年5月,为解决知识分子和文艺战线为什么人的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说:“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在这里,..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的高度,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