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 >

“睡在半个世纪前我家房子的屋顶”

2018-09-11 04:45:47 网络整理 阅读:159 评论:0

“睡在半个世纪前我家房子的屋顶”

北京的帽儿胡同无疑是一条很著名很有代表性的胡同。前一阵,看姜文导演的新片《邪不压正》,里面的台词还提到了国家话剧院所在的帽儿胡同和中戏所在的东棉花胡同。在帽儿胡同内,有多处名人故居和文物保护单位。35号院和37号院就是末代皇帝溥仪之妻婉容的婚前住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号院和11号院称为可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号院是北洋军阀冯国璋的住宅;45号院是清朝提督衙门;而明代的文昌宫则是供奉文昌帝的地方,文昌帝即文曲星,是神话传说中掌管文运的神仙。

我在这条胡同的28号院出生,并在这里居住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到了我出生和生活的年代,文昌宫变成了帽儿胡同小学,胡同里那些深宅大院也早已物是人非,如冯国璋的住宅就成了朝鲜大使馆,当然大使馆后来也搬了;提督衙门也成了国家话剧院,当然我小时候这里还只是国家话剧院的前身。想当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胡同”中。后来才越来越整明白,这条胡同的名气实在是大。

时至今日,我还经常回到这里,在胡同内徜徉,重温往日的情景,畅想未来的景象。

去年,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和我自己的心愿,我探访了母亲出生、生活的所有地方。记得是8月30日那天,我走进了曾经居住了25年、已经离开了35年的帽儿胡同28号,并在我当年曾经吃饭、睡觉的位置上住了一个晚上。昨天的家成了今天的客栈,记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旧貌换新颜的大门、过道和天井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28号都是这条长长的胡同中门槛较高的院落。当年因为门槛高,石阶层数也相对较多,加上左右还有两座门墩,所以胡同内的半大小子们常常坐在这里侃大山。不过每天晚上十来点钟,我们这个小院儿就要关大门了。如果光把木头插销插上,从门缝儿里拿小刀还真能一点点儿撬开,但如果把粗大的门栓一横,那就绝对需要里面的人来开大门了。记得小时候有歌谣唱道,“大门栓二门鼻儿,笤帚疙瘩来开门。”每次去开大门,我就想起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谣。记得当年谁家有人晚归,家里的人就要时时注意听着外面是否有敲门的声音。有时候,哪位街坊邻居听到有人敲门,不管是不是自家人回来,也会主动去帮着把门打开。当然,门外边的人都要说一声“麻烦您啦”“您受累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