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 >

传统通海银制工艺的创新者郭祥

2018-07-06 23:48:19 网络整理 阅读:76 评论:0

传统通海银制工艺的创新者郭祥

郭祥与他的作品《秀山古柏行》银匾

通海银饰文化源远流长,可上溯到元朝蒙古人入滇,历时760多年。银制品是北方牧猎民族最喜欢的传统工艺品,..在餐饮用具和服饰配饰上都喜欢选用银制品,而云南当地的土著民族中穿金戴银的习俗也很突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银制品在滇南一带不仅得到流行,同时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元、明两代,随着中原、江南移民和文化的进入,其手工艺中精雕细琢的技法渗透到了通海银饰制品里,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与造型设计通过银饰的佩戴而深入百姓人家,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使银制工艺品有了灵魂,广泛为当地人所喜爱。

2014年,本地人郭祥本着以保护传统文化、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创立品牌的“保、转、创”理念创立了专注于银制工艺品设计、生产、销售和银饰文化传播推广为一体的云南通海云天石珠宝有限公司,立足通海银饰文化的传承保护,结合通海本土秀山文化开发研制新产品。

公司成立后,郭祥在保护和传承传统银制品制作工艺的同时,积极探索银制工艺的新领域,注入创新思想,创新产品设计。由他参与设计和制作的“龙凤呈祥”银茶具便获得了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十届“工美杯”精品评选金奖。2014年,郭祥将通海秀山上的七言古诗《秀山古柏行》,做成了银制牌匾限量发售100套,一经发售便被广大消费者抢购一空。公司还在通海首创了“云走乌铜”工艺,借助通海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将银和铜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打造出了新的“云走乌铜”产品,,赋予乌铜走银工艺更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公司创新发展至今,已经发展出了手镯、项链、手链、茶具、酒具等几大类上千种花色的银制产品。”郭祥说,“我们不仅要做好传统银制工艺的传承者,更要成为银制工艺的创新者,为产品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提高其产品的创新力、精湛的工艺技术、新颖的银饰款式,并持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理念,提升通海银制品的品牌效应,走出一条通海银制工艺的创新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