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向E级超算冲刺:专家回顾中国超算发展史从耻辱到逆袭的传奇之路

2018-12-18 13:14:07 网络整理 阅读:146 评论:0

向E级超算冲刺:专家回顾中国超算发展史从耻辱到逆袭的传奇之路

资料图: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研制,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738厂密切配合,于1959年国庆节前完成了研制任务。

(科技日报12月18日报道)要论当今“计算力”最强的国家,唯有中美两国够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极其重视超级计算机研发,水平不断攀升。如今,中国常常占据世界超级计算机榜单的“头把交椅”,,“Made in China”的超算机数量也遥遥领先其他国家。“银河”“天河”“神威”“曙光”成了传奇

■打破“玻璃房子”,开启逆袭之路

中国的计算机事业起步不算太晚。1958年中国就有了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到了上世纪70年代,天气预报、模拟风洞、地震计算、航空航天设计等各领域的需求都指向了高性能计算机,但当时最强的计算机产自美国。1976年,美国率先实现每秒1亿次计算的机器,中国差了两个数量级。

超级计算机可以用于模拟核试验,可以处理卫星图片,也可以用于解密码。在飞行器设计中它也至关重要,因为很多情况不能实测,只能计算模拟。因而美国对出口超级计算机十分谨慎。

在中国超算的发展历史上,上世纪80年代的一件事经常被人提起:当时,中国石油工业部物探局重金购买了一台IBM大型机,但机器要放在不得随便入内的玻璃房子里,方便美国24小时监控,监控日志要定期交美国审查,计算机的启动密码和机房钥匙也要由美国控制。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研发超级计算机。或许是由于“玻璃房子”事件的刺激,中国在这一行业的进步极其迅猛。

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研制成功。紧追美日之后,中国开始了超算世界的征程。“银河二号”“银河三号”“银河四号”接踵而来,算力从每秒1亿次上升到1万亿次。中国也成为少数能发布5至7天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国家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