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这一刻,致敬那些匆忙的身影

2019-01-12 13:33:33 网络整理 阅读:191 评论:0

这一刻,致敬那些匆忙的身影

配图由韩阜业提供 图片合成:梁晨

这一刻,北京航天城再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这一刻,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互拍照片,拍下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首张留影。

飞控大厅里响起掌声,不少人握手、拥抱庆祝,但在更多人的脸上,一丝欣喜和轻松短暂掠过之后,便又恢复了专注的神情。

飞控大厅的每个席位右上方,都贴着写有值班员姓名的纸条。可一眼望去,一个个姓名已难分辨,眼前只有一片穿着蓝色、白色工作服的忙碌身影。

这一刻,不只是在飞控大厅,在距飞控大厅不远的遥操作大厅,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深空测控站,在准备下一次发射任务的卫星发射场……在与嫦娥四号任务相关的无数个岗位上,处处可见中国航天人匆忙的身影。

这一刻,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之际,我们致敬那些匆忙的身影。

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一万减一等于零——

致敬,众志成城的身影

2019年1月11日16时47分,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中继星“鹊桥”传来38万公里之外的两器互拍照片。

这两张照片很有现场感。漆黑的宇宙作背景,坑坑洼洼的月面一片荒凉,着陆器和巡视器挺立月表,它们表面的五星红旗是最鲜艳的一抹色彩。

这两张照片得来不容易——

拍摄照片的指令是经过年轻的质量控制师陈翔和其团队把关,才向太空发送的。作为质量控制师,他们是“离航天器最近的人”。为确保发送给嫦娥四号的每条指令都万无一失,出现应急情况能快速响应,陈翔的工作经常是“两班倒”,一班最长36小时,睡眠都是“脉冲式”的。

发给嫦娥四号的指令和获取的图像数据,都要通过中继星“鹊桥”中转。要确保中继通信不断线,离不开地面上的深空测控站。佳木斯深空站就是其中之一,自从去年5月21日“鹊桥”成功发射以来,工程师岳世磊和同事就不间断操作那座66米口径的巨大天线,时刻紧盯“鹊桥”运转。

标签:嫦娥 玉兔 鹊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