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说文解字:今日讲讲“奔”字

2018-05-26 09:35:17 网络整理 阅读:83 评论:0

说文解字:今日讲讲“奔”字

“奔”,《汉语大字典》第四个义项为:“旧称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汉语大词典》第五个义项为:“旧指女子私自与男子结合。”

“奔”有私奔义,此殆无疑义。《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郑玄注:“重天时也,权许之也。”(《周礼正义》卷二十六)郑玄谓“权许之”,说明“奔”者非正礼,仅在仲春之月这样的特殊时期内方才得到允准。至于“奔”者的详细所指,郑玄在《媒氏》注中未及。对此,贾公彦疏补充道:“于是时,谓是仲春时,此月既是娶女之月,若有父母不娶不嫁之者,自相奔就,亦不禁之。”(《周礼正义》卷二十六)贾公彦对“奔”加以详解,以“奔”为私奔,即旧时未经媒氏、未具礼节而私相结合。《国语·周语》:“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韦昭注:“奔,不由媒氏也。”(《国语正义》卷一)贾疏与韦注义近。今人亦多将“奔”理解为不经媒氏、有逾礼制的私奔。

其实,《周礼·地官·媒氏》“奔者不禁”等上古文献中所见之“奔”另有他义,是指一种特殊的婚俗礼制。

汉魏时人对此“奔”义有解说。《玉烛宝典》引董勋《问礼俗》云:“《周礼》仲春奔者不禁,谓不备礼而行,非谓淫泆奔者,如侄娣不娉之例。”(《玉烛宝典》卷二)《穀梁传·文公十二年》范宁注引谯周云:“奔者,不待礼聘,因媒请嫁而已矣。”(《春秋穀梁传注疏》卷十一)此二文明言《媒氏》之“奔”经由媒约,只是礼节不若“聘”齐备,这和无媒约、逾礼制的私奔有着显著的区别。又有《礼记·内则》:“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正义》卷二十八)此文“聘”与“奔”对文,意为娶妻须礼节齐备,而纳妾虽亦通过正当婚嫁程序,但礼节不全。故“奔”虽礼节不全,但合乎礼;私奔则淫逸逾礼,有违法度。值得一提的是,“奔”之礼节不全非谓六礼全缺,盖仅是其中一二礼不备,如孙诒让《周礼正义》所云:“盖不备礼者,谓六礼之中或一二礼未备,或不俟亲迎而从权婚嫁耳,非谓六礼全阙也。”(《周礼正义》卷二十六)此外,郑玄虽在《媒氏》注中未及“奔”义,但在《礼记·坊记》中有解释:“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郑玄注:“有币者必有媒,有媒者不必有币。仲春之月,会男女之时,不必待币。”(《礼记正义》卷五十一)郑意谓仲春之月,男女相会嫁娶仅有媒约即可,不必聘礼齐备。郑玄此注足补《媒氏》注义。

不过,“奔”虽合乎礼制,但毕竟和常制有别,故仅在仲春之月才可实施。戴震云:“《周礼》中春之令,专为不备六礼之民,纠察其杀礼之由……凡婚嫁备六礼者,常也,常则不限其时月;其杀礼不聘者,权也,权则限以时月。”(《戴东原集》卷一)“杀”指减省,“杀礼”即礼不齐备。备六礼者结亲不限时月,而六礼不齐备者婚期仅限于“中春之令”。

说文解字:今日讲讲“奔”字

从文献记载看,“奔”这种制度的实行或是为了照顾因故无力备齐六礼的大龄未婚男女,以帮助他们顺利婚育、蕃育后代。如《诗·召南·摽有梅》毛亨传:“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未备则不待礼会而行之者,所以蕃育民人也。”郑玄笺:“女年二十而无嫁端,则有勤望之忧。不待礼会而行之者,谓明年仲春不待以礼会之也。时礼虽不备,相奔不禁。”(《毛诗正义》卷一)古人嫁娶有时,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是为嫁娶之限。若于限年而不能嫁娶,则可减省礼节,助其及时嫁子娶妇。毛传、郑笺义有微异,毛谓“三十之男”和“二十之女”在当年即可以不备礼而行嫁娶之事,郑则隐据《媒氏》文,以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到次年仲春方才“相奔不禁”。两说虽在男女嫁娶行礼的时间极限上有分歧,但俱以“奔”为大龄未婚男女嫁娶的权宜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