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吴小红:为文明探源提供一把精确的时间“标尺”

2018-06-04 21:26:43 网络整理 阅读:105 评论:0

吴小红:为文明探源提供一把精确的时间“标尺”

吴小红。新华社记者屈婷摄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屈婷 全晓书)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学实验室主任吴小红至今记得,在一次中华文明探源项目的学术讨论会上,,她作为最后一位发言人公布了良渚测年数据,结果令在场的各方专家吃惊不小。

良渚,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古城有着周长约6000米的城墙,城墙内外有两道防御性的水沟,每面有两座水门。先人们或乘舟楫,穿行在池沼纵横的古城中。在古城北面的大遮山中,他们还筑起了多座水坝,以抵挡山洪对城池的冲击。

过去几年来,吴小红带领团队与浙江省考古所合作,对良渚遗址的年代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经测定,良渚水坝距今约5000至4900年,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水利工程。而良渚古城最晚的年代在距今约4300年前。

“考古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问,需要不同的团队相互合作才能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其中,年代是各项研究的基础,它提供了一把‘时间标尺’”吴小红说。

能“说”出时间的原子

从本科到博士,吴小红一直专攻化学,博士毕业后经导师推荐,到北大考古年代学实验室工作。在此之前,和很多人一样,吴小红认为,考古工作就是拿着小铲子去挖土。

“来到考古系后发现,这里还真有实验室,而且很先进。知道可以做实验,之前所学有了用武之地,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吴小红说。

在实验室里,吴小红团队要对来自遗址的生物类样本,比如人骨、动物骨骼、植物叶片、茎秆、种子等,进行化学处理和物理测量,从而捕捉到一种会“说”出时间的原子——碳十四。

据她介绍,碳十四是一种会衰变的放射性元素,它的物理半衰期为5730年。植物在活着的时候,由于光合作用,其体内的碳十四和大气保持平衡,动物因为食用植物的缘故,其体内的碳十四和植物体保持一致。但生物死后,平衡不复存在,其体内的碳十四会因衰变逐渐减少。

就像考古界的“法医”一样,测年专家要测定的正是这些生物的死亡时间。“通过测量生物遗存里剩余的碳十四数量,就可以根据其放射性衰变规律反推出它们死了多长时间。”

对于土壤、墙基、陶片这样的无机物遗存,吴小红团队也自有办法。在良渚,他们通过裹泥的草包,测出了水坝的年代;在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他们通过测定与陶片同出的骨头、木炭等的年代,确定了陶器的年代有两万年。

“自然界中的碳十四含量非常低,要从一众碳原子中找到碳十四,就好比从广场上铺的一层麦子里找到一粒金子那么难。”吴小红说。

吴小红:为文明探源提供一把精确的时间“标尺”

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学实验室里的真空处理系统。新华社记者屈婷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