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百态 >

女儿未婚遭亲妈打

2021-01-01 23:13:27 阅读:168 评论:0
女儿未婚遭亲妈打女儿身上皮开肉绽

有媒体报道,9月8日,常州一女子报警,称被母亲用棍子打。据悉,女子30岁未嫁,与母亲同住。然而,母亲见女儿没嫁人也没混出名堂,就很不满,经常争吵时殴打女儿。最严重的情况,女儿被铁棍打得皮开肉绽,经法医验定,女儿腿部、臀部、手肘等处都有损伤,存在大面积淤青。而女儿得知母亲已为儿子买房,要求母亲赔偿8万,否则不调解。目前,母亲已被刑拘。

就事论事,母亲和女儿闹到这般境地,着实让人感到悲凉。因为,对于“亲缘关系”之间,但凡有争辩,都会让人感到异常的艰涩。然而,对于常州这对母女,显然已经超越一般的母女纷争。不过,能将亲生女儿,打得皮开肉绽,着实是有些过头。

甚至,我们从警方询问的细节里得知,作为母亲竟然直言:“我打的是我女儿”。就好像,自己生下的女儿,就可以任凭自己处置,着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毕竟,就现代社会的意义而言,就算在亲缘关系中,独立的个体之间,谁都不可以任意伤害对方,绑架对方,无论是身体上,精神上,经济上。

只是,从常州这对母女的行为表现来看,显然并没有这样的意识。甚至,我们从这对母女核心的矛盾中,能清晰的看到,女儿未婚,并且已经30岁,是最主要的“原罪”。这种“原罪”的产生,当然并不是个体性的,而是普遍性的。

民间有句俗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言外之意,就是“男儿以事业重,女儿以婚恋为重”。这导致,对于女性来讲,貌似婚姻是人生的重镇。所以,导致女性在“婚恋市场”上,更为竞争激烈。并且,因世俗对女性的物化较重,导致女性的年龄,属于身价的核心。甚至,比颜值和身材还重要。

因为,年龄更意味着“生育能力”。所以,在市井之间,女性但凡过30岁,要是事业上没有太大波浪,就会出现较重的婚恋危机。尤其,在很多地域中,女儿的身份,历来都是被“外人化”的。所以,出现“暴力逼婚”,“重男轻女”的现象,似乎也是不足为奇。但是,对于“女儿是外人”的认知,却值得深思和玩味儿。

女儿未婚遭亲妈打忏悔中的母亲

普遍的认知中,觉得“重男轻女”是糟粕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家庭关系中,“重男轻女”依然较重。尤其,对于“有儿有女”的家庭中,这种现象很容易显现出来。最显著的莫过于“房产配置”上,一般来讲,会优先给儿子配置。

这种问题,应该已经形成固定模式。所以导致,在国内的婚恋秩序中,一般的不动产,是要男方承担的。当然,如果是独生女的家庭,就可能打破这种现状。但是,普遍来看经济倾斜是“重男轻女”的。并且,这种秩序,已经结构化。

所以,但凡,出现女强男弱的婚恋匹配,人们就会赋予“倒插门”的标签。当然,现代社会中的“倒插门”和古代社会中的“倒插门”已经不完全一样。即便如此,作为很多男性,还是将其奉为耻辱。所以,绝大多数时候,这种“入赘婚姻”是不被祝福的。

如果说,男性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是“物化女性”的结果,那么女性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自我矮化”的过程。并且,这在绝大多数女性的认知中都存在。尤其,在婚恋秩序中,体现的比较重。并且,多少年来,依然阴魂不散。

甚至,所谓的“爱情指向”,一直以来也是矮化女性的。因为,对于女性而言,好的爱情就是“被爱”,“对自己好”。至于自己的男朋友或老公,自己爱与不爱,好像并不重要。所以,我们会发现,男女社交中,都是男性付出的较多,而女性都是坐享其成。

这看起来很美,其实丑到极点。因为,在一个相对不平等的氛围中,女性没把自己当人看,就意味着男性也不会把女性当回事儿。所以,物化女性的思维,自然也就难以打破。并且,以目前的性别认知来看,短期内无法逾越,只能是随着女性从家庭中的解放,逐步让男性妥协。而这种妥协,不是请客吃饭,送包送礼,而是将女性平视的过程。

女儿未婚遭亲妈打面临牢狱之灾的母亲

另外,在不少地域中,有“女不进坟”的风俗(女儿或孙女不能去自家坟地,但是,却可以在外嫁后,到男方的坟地,也有些地域,干脆女不上坟)。从风俗中来看,很明显没把“女儿”当自家人,也就是“女儿是外人”。并且,在有些地域中,女儿在结婚的时候,还朝着婚车泼水。这些细枝末节中,旨在实证“女儿是外人”。

并且,从长辈的言说中,还觉得这很正常。事实上,这基于男儿传宗的思想,就是家中有男儿,自然不用女儿上坟。但是,对于独生女的家庭,难到父母就成为“孤坟”(无人问津的坟)吗?所以,很多习俗,都是所处时代的投射,并不是绝对性秩序。

事实上,我们知道,在大都市中,有不少女性,已经冲破这种束缚。并且,上坟已经开始献花,而不是烧纸。但是,这毕竟还是少数女性的行为。不过,随着外部文化的侵袭,想必关乎这些地域性的习俗桎梏,总会被打烂,并且重塑新的文化习俗秩序。

当然,从“30岁没嫁遭亲妈棍打皮开肉绽”来看,这其实是“国内女性的人生残酷图鉴”。很多时候,所谓的残酷,只不过没有形成图景,但是潜在运行的秩序中,女性从来就没有被当“正常人”。所谓的外人,其实就是物化的特征。因为,外人意味着“可有可无”,起码,对于既定的个体或家庭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亲妈把女儿打得皮开肉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显得有些怪诞。但是这其中的是非,却离不开女儿“外人化”的推动。因为,谁又会把“自家人”往死里打呢?并且也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很多父母,对于“亲缘关系”,只是道德认知,而没有法理认知。

所以,才会出现想当然的“我打的是我女儿”。可事实上,无论是成年的儿女,还是未成年的儿女,作为父母只是儿女的重要关系,而非是绝对性的支配关系。这种以保护个体利益的现代社会精神,是应该得到播散,要不然,关乎类似的亲缘悲剧,还会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