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十年高速成长的黄金赛道——医疗器械投资逻辑分析

2020-09-02 01:19:53 未知 阅读:770 评论:0

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1%,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6%,新增0.7个百分点,离联合国“老龄社会”的标准只差1.4个百分点。人均寿命从2018年77岁提高至2019年的77.3岁,卫生总费用占GDP的6.6%,同比增长0.15个百分点。

今年,经历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疫情后期,医疗行业成为备受关注的“黄金行业”。

医疗行业上市公司有300多家,他是完全不同逻辑的多个行业集合,大体分为九个细分行业。今天学习一个未来十年高速成长的细分行业——医疗器械行业。

主要投资逻辑:一是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空间大且正处于高速成长时期,二是医疗器械商业模式优于创新药品,三是技术进步,配套产业链成熟叠加政策支持驱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四是国产替代是行业成长的主要逻辑,五是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一、行业市场空间大且高速成长

中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领域,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销售规模占全球的14%左右。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从2006年的434亿元增长至 2018年的53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01%,远高于全球增速,预计未来10年复合增速超过10%。

截至2016年底,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人均消费额的比例仅为1:0.35,远低于1:0.7的全球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1:0.98的水平。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二、器械相较药品商业模式更优

药品的创新研发卖的是专利,研发时间长且具有偶发性,大量研发投入存在失败的风险,加之专利是有保护期限的,专利期过后,仿制药蜂拥上市,研发药厂就会面临“专利悬崖”的风险,需要丰富的研发产品管线来对冲这种风险。

而医疗器械行业是螺旋式发展模式,存在高专业性的壁垒,卖的是精密的制造系统,研发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创造产物,仿制难度大,涉猎专业多,且技术需要通过用户的反馈不断地进行改良升级,加之医疗器械与医护人员操作习惯和使用认可度紧密相关,依靠的是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争取市场,新产品的替代成本很高,生命周期更长,器械行业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明显,使得龙头企业容易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因此 ,从产品的开发、收益增长的可持续性、市场的占有率,医疗器械的发展前景都要优于创新药品。

从市场表现看也验证了这个逻辑,医疗器械板块的估值水平在医药行业各个子板块中仅次于行业附加值较高的医疗服务行业。美股过去十年共诞生14支大市值的十倍医药股,其中8支为医疗器械,3支为创新药、3支为医疗服务。

十年高速成长的黄金赛道——医疗器械投资逻辑分析

器械行业还有一个显著特点,产品种类、细分方向特别多而杂,且相互之间差异很大,其缺点在于单个品种的市场天花板是有限的,意味着器械公司想要扩张业务板块只能通过收购。

三、技术和政策双轮驱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医药、机械、电子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心脏支架等诊疗设备及耗材已经开启或实现了进口替代。

同时,多方面的行业政策红利,为国产企业奋起直追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一是药占比限制和药品零差率政策有利于检验科室收入增长。2017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全面推开,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各大省份纷纷出台“药品零差率”制度,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为了维持医院利润实现稳健增长,大部分公立医院开始通过增加检查来提高检验收入,形成了医院端IVD行业向好发展的势态。

二是分级诊疗三年规划推动国产中低端医疗器械快速放量。 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100.75万个,医院增加1345个,基层医疗机构增加10751个。2020年是分级诊疗规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年,到2020年底,500家县医院升为三级医院,3.7万乡镇卫生院和3.5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标准化升级,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22548台,其中新增10097台,分3年实施,预计分级诊疗带动的医疗器械采购周期还能持续至少三年,目前处在景气周期向上的起点。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更注重性价比,所以国产仪器将核心受益,预计彩超、DR、CT、监护仪等设备将迎来基层采购放量周期。

三是国家持续加大对国产设备的支持力度。已有800款医疗器械入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品目录》,为医院采购国产设备提供参考,推动进口替代进程。以平板DR、彩超、CT、MRI销售数据为例,国产医疗设备市场份额平均增加10%左右,高技术含量CT的销量总体增长率达到54%。

四、国产替代是主要成长逻辑

目前,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已经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占比超过50%)的细分领域包括:一是植入性耗材中的心血管支架、心脏封堵器、人工脑膜、骨科植入物中的创伤类产品等;二是中型医疗设备中的监护仪、DR等;三是体外诊断领域的生化诊断;四是家用医疗器械中的制氧机、血压计等。

十年高速成长的黄金赛道——医疗器械投资逻辑分析

追溯我国已经实现进口替代的器械细分领域的成功经验,技术、品牌、性价比、渠道都是国产企业的制胜法宝:一是卓越的产品性能,部分技术甚至实现超越,二是国产产品性价比高,三是国产产品销售渠道覆盖全面,可实现省份全覆盖,而国外企业多以北上广等大城市为主。

未来,按病种付费(DRGS)的打包付费方式将使药品、医疗器械、各类检测设备试剂等转变为医药运营的成本,而不再是盈利的手段,这使得医疗机构有动力和意愿选择更符合药物经济学规律的药品和耗材,大处方、重复检查以及一些不必要的昂贵检查和贵重仪器的使用将被尽量避免,从而降本增效。在这种背景下,国产产品凭借价格优势有望实现逆袭。

进口替代发生的临界点有以下几个观察指标:一是人才和技术水平达标,二是使用者的知识得到普及,三是渠道触达。国产企业实现进口替代的最佳路径是:进口产品做过重点学术推广但市占率相对较低、内资企业集中度较低、进口替代刚开始、行业内第一梯队暂未形成。内资企业选择在此时进入,做出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辅以强大的..推广能力,有望铸就品牌护城河。

五、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全球范围内,医疗器械行业属于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且集中度不断提升。2017年前20大器械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约为54.5%,而国内才14.18%,主要原因是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线较为单一,且在某一特定细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不够,随着行业规范和医疗政策中对于高端器械的鼓励以及中低端器械的集采,行业龙头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两票制”(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将增加生产企业的税务处理成本,同时,压缩中间环节后,生产企业将承受部分..与市场推广的负担,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因此,为降低成本,追求规模效应,两票制将变相加速医疗器械行业并购重组,市场资源向大型企业倾斜,市场集中度提升。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从地方开始,陆续在全国各省份落地。未来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业务多元化布局,或是单一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在差异化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的国产龙头企业,有望在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推动下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六、投资逻辑分析

医疗器械行业分为几个细分领域,以2017年医疗器械市场结构为例,影像诊断16%占比最大,IVD(体外诊断)占比14%,低值耗材占比13%,骨科和心血管各占6%,这几大领域合计占比55%,与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结构相似。

十年高速成长的黄金赛道——医疗器械投资逻辑分析

因此,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逻辑:选择市场空间大,技术成熟度高,有一定市场份额且用户认可度高,国产化率仍然比较低且容易实现替代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在彩超、化学发光、内镜耗材、骨科耗材、心脑血管耗材等板块,在技术已经媲美进口产品后,目前正在逐步进口替代,是未来牛股诞生的重要细分领域。相关公司如彩超领域的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化学发光领域的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迈克生物;内镜耗材的南微医学;骨科耗材如威高股份、大博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凯利泰、三友医疗;TAVR领域的启明医疗、沛嘉医疗;主动脉和外周耗材领域的微创医疗、心脉医疗等。

十年高速成长的黄金赛道——医疗器械投资逻辑分析

十年高速成长的黄金赛道——医疗器械投资逻辑分析

当然,好的行业,好的公司还要有好的价格,才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今年以来医疗板块整体涨幅较大,估值普遍偏高,乘着机会先把功课做在前面,未来有合适的机会就可以从容选择。后续文章将结合各细分领域的具体公司进一步学习探讨。

本文部分数据引用了兴证医药及网络有关资料,特此申明并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