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末代捕鱼人:告别滚滚长江水(3)

2018-06-22 07:44:34 网络整理 阅读:121 评论:0

末代捕鱼人:告别滚滚长江水(3)

停泊的长江渔船。茅冠隽 摄

“我今年63周岁,可和水、和船、和鱼打交道却已经超过63年了。为啥?自打从娘胎里开始,我就是‘船上人’。”堡渔村村民周洪希告诉记者,和许多崇明渔民一样,他家祖祖辈辈以渔为生,他从小就开始跟船,小时候一家吃住都在船上。“捕鱼忙的时候没人照看,父母就把我们用一根红绳拴在船舱里。”

成年后,周洪希先从事了十几年的外洋捕捞作业,1993年,他终于成了“船老大”——这是对有船渔民的敬称。那年他拿出10多万元积蓄买来钢材等材料,委托村里的船厂造了条排水量15吨的长江捕捞船。当时的10余万元,可以在当地造两栋三上三下的两层农家小楼。这条“沪崇渔10309”,是周洪希家最值钱的财产,也是赖以谋生的工具。靠着这条船,老周在1997年上岸盖了栋房子,花费了15万元多,在当时的农村住宅中属于条件较好的。

崇明人捕鱼,最早用的是“行风船”:有桅杆、有帆布,靠水流和风前进。靠近码头或河岸的时候,因水流较小,为了让船移动,渔民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入水拉纤,靠人力牵着船慢慢前行。所谓“行风船”其实就是帆船,但因谐音不吉利,渔民忌讳“帆”字。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机关船”开始出现, 90年代初,渔船渐渐由木质船转变为现在的钢制船。

“长江里的鱼是捕不完的”——在崇明渔业发展的“黄金岁月”里,每个渔民都坚信这一点。上世纪70年代,刀鲚捕捞最多可达一潮水600斤,凤鲚更多,可达一潮水近900斤。“一网拉上来,整条网上都挂满白花花的鱼,船进港后要请人帮忙才搬得动。”吴文祥回忆。

末代捕鱼人:告别滚滚长江水(3)

整理网具。茅冠隽 摄

那是崇明渔业、渔民最辉煌的时刻。当时的刀鲚是渔家的寻常佐餐小菜,渔家招待客人,仅需一碗“平平无奇”的刀鲚饭:刀鲚鱼刺又细又多,吃起来不方便,渔民就把刀鲚用大头针钉在木头锅盖内侧,锅里煮上饭,饭和刀鲚一起熟。烂熟的鱼肉脱离鱼骨掉进饭内,盛出来拌上一点酱油,便是人间至鲜。崇明绿华镇华渔村支部书记周华至今记得,很多渔民是最早那批“万元户”,“当时的农村姑娘想着法子要嫁到渔村当媳妇,因为渔民家煮饭不用稻柴而能用上木柴,而且顿顿有鱼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