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回答好四个问题(2)

2018-07-08 02:33:10 网络整理 阅读:166 评论:0

其一,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不能满盘接受、照搬照套,也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而应该坚持两分法和具体分析,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加以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

其二,加强挖掘和阐发。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取舍的基础上,要系统梳理和归纳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上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对今天仍有借鉴价值的思想精华、智慧启示,进而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挖掘、阐发。

其三,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茫无目的地陷入到故纸堆中不能自已,而是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同我们正在从事的实践相结合,同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联系,做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

其四,,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即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成分,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和客观历史条件的变化,它们与今日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也还存在许多不协调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只有根据当今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它与今天中国的社会实际相协调相适应,真正“活”起来、“用”起来,其时代价值和积极作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

其五,反对历史虚无、简单复古、去中国化、盲目排外等错误做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无视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踩到地上,视之为影响中国进步的万恶之源,又不能无视其本身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和消极、落后因素,把它说得尽善尽美、吹上天去,视之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妙药,也不能“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迷失自我、妄自菲薄,热衷于“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还不能唯我独尊、盲目排外、自我封闭,拒绝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