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谁复当年“气吞万里如虎”(4)

2018-09-19 12:38:42 网络整理 阅读:93 评论:0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望万里,故人长绝”。李陵在寡不敌众之下,犹自苦战八天八夜,力竭而降。其之所以降,非是贪生,而是心中所思所念,只为保全有用之身,犹待日后再为大汉疆场建功。然而我不负国,国却负我,大汉终究辜负了这位一直拼杀到最后的勇士,竟夷其三族,不可谓不酷烈。辛弃疾与李陵,一个是弃暗投明,欲立恢复之功;一个是弃明投暗,本是权宜之计,却因汉武帝不容而被逼成真。

千年之隔,却隔不断这两颗同样悲愤心灵的共鸣,古往今来,“汗血盐车无人顾”的悲剧,又何曾间断过。不管是“弃暗投明”,还是“弃明投暗”,都是一条没有归路的选择。大好河山,壮丽了辛弃疾的理想,然而终其一生,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在异族统治下,逐渐黯淡,直至失去所有鲜活的颜色。一腔热血在老去的躯壳里沸腾,只是更加深了他志向难酬的痛苦。

公元1205年(宋宁宗嘉泰三年),主张北伐的韩侂冑执掌朝政大权,起用主战派人士,被“闲置”多年的辛弃疾,亦得以被任为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时年已64岁高龄的辛弃疾,感觉大为振奋,他不禁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感慨,表明自己神勇不减当年,犹可征战于疆场。

但建功心切的辛弃疾,亦深谙“谋定而后动”之理,他从不主张打无把握之仗。他认为战争应该“知己知彼”,不仅是战场上的较量,更有背后智谋权术之较量。其时金国内部亦是矛盾重重,朝堂上一直纷争不休,辛弃疾觉得除了明战外,还需多派人到金国渗透、分化与离间,即加强所谓“间谍”部门之布署和运作。而韩侂胄其人,空有北伐之心,却无北伐之能。因“庆元党禁”一事,他一方面想用辛弃疾,一方面又忌惮辛弃疾,如此一来,他所重用的更多是一些擅长于纸上谈兵之人,这就为他日后“开禧北伐”失利及个人悲剧埋下了伏笔。

终其一生,辛弃疾都在渴望着获得一份古代武将的至高荣誉,纵不开疆,亦立恢复之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君主恢复中原、一雪当年靖康之耻,而他所图的,无非就是“生前身后名”罢了。然而,赤胆忠心无人识,一句“可怜白发生”,简直令人泪下。“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在辛弃疾的词作中,“白发”二字甚多,这是一个英雄于暮年之感慨,亦是一种焦灼与无奈心情之体现。也许,正因为他这种“求而不得”之憾恨,才使得他在文学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然若辛弃疾泉下有知,可能也是要哭笑不得的,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一个视报国无门为平生最大不幸的人而言,如此千古流芳,又岂是他之所愿!(作者:徐问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