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路路通与接地气 艺术教育的两种探索(2)

2018-05-24 03:25:46 网络整理 阅读:133 评论:0

艺术专业教育的尝试

建七大工作室

艺研院要人才“路路通”

有感于人才为国之元气,继2012年和2013年先后成立秋雨书院和范曾文苑之后,昨天,中国艺术研究院为7位文艺大家举行艺术工作室揭牌仪式——莫言书院、田青书院、田黎明画室、杨飞云画室、何家英画室、赵建成画室和吴玉霞乐坊等7个工作室同时揭牌。

文艺的发展

一定是“文”前“艺”后

据悉,这7个工作室中,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中国籍作家;田青是著名音乐学家,著作等身,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吴玉霞是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技艺精湛,蜚声中外;田黎明在当代写意人物画、杨飞云在当代写实油画、何家英在工笔人物画、赵建成在写实人物画创作领域中,皆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屡获国内外奖项。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看来,7个艺术工作室的挂牌无疑是艺研院秉持先进的人才观,打造国家级艺术家团队的体现。“只有成为通才,才有可能成为曹雪芹。文化艺术的发展一定是"文"前"艺"后,艺术高峰一定产生在文化高原之上。而文化高原就是诗词歌赋,五四以后,所有艺术大家都是文化大家。艺术能否通透不是靠技巧,而是由眼界、审美、阅历等等决定的,也就是登文化之堂入艺术之室。”

不过连辑表示,理念先行的艺研院也有劣势,“我们的顶尖专家也没有团队,更没有学术秘书,在这个全面竞争的生态中,各个学校为了延揽人才想尽各种办法,我们可能无法达到人家的程度。如果说走了一位专家对北大这样的学校而言是伤其一指,那么于我们而言则如同砍了脖子。那么如何留住人才,如果说我们这里是艺术门类无一遗漏,那么七位先生工作室的亮相或许是一个锻造通才的..,真正实现在国家的高原上搭建个人的高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