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河南】孙保明| 粗瓷大口蓝边碗

2018-12-04 15:18:22 网络整理 阅读:134 评论:0

文|孙保明(河南

今年国庆节,我开车带着礼物去乡下看望年过七旬的老舅。中午吃饭时,我把堂屋里的那张老式八仙桌放正,把椅子摆好,还没等进灶屋,老妗子已经把饭菜端了上来,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盛饭菜的餐具,不是花里胡哨的盘子,而是过去乡村常用的粗瓷大口蓝边碗。

提起蓝边碗,如今健在的老年人一定都还记得,它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庄户人家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碗。粗瓷烧制,釉色不纯,白中略黄,碗体还有点点的瑕疵,朴实而粗糙,厚约四寸左右的碗口外边缘绕有两条蓝边作装饰。拿它盛饭菜,端在手里古朴简单,颇有分量;搁在桌上稳稳当当,实实在在,就像厚道而朴实的庄稼人。

【河南】孙保明| 粗瓷大口蓝边碗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那时虽然家家户户都到生产队出力挣工分大搞生产,但是,人们还是因为经济落后常常处于半饥半饱状态。吃饭时,蓝边碗里盛的多是红薯粥、杂面条、咸菜丝、南瓜汤。白米饭与大鱼大肉是稀罕物,一年到头,庄稼人难得吃上三两回。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人,两把大米加几片红薯干熬上一锅粥做早饭,或是芝麻油炸葱花伴小麦面片做午饭,已经是很不错的伙食了。只有贵客登门时才会热上一壶酒多做几样菜,但贪吃的孩子们是绝对不允许坐在桌边陪客的。盛菜用的也是清一色的蓝边碗,庄稼人也爱面子,三荤三素六大碗菜端上桌,看起来鱼块、肉片堆得冒着尖,其实下面覆盖的不是萝卜丝就是白菜叶。两杯热酒下肚,尽管主人一再劝着客人吃鱼吃肉,客人嘴里答应着,却很少动筷,生怕一不小心翻出鱼肉下的萝卜白菜来,使主人难堪。

庄稼人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可再贫困的家庭,别的东西可以没有或者少点,但吃饭的碗却是断不能缺少的,一家至少也要有一二十只,人口多的家庭甚至有三四十只。平时摞上几摞放在碗橱里,不会全部拿出来用。但逢年过节或是婚嫁请客时就派上了用场,几十只碗有时都不够,还要在酒宴还没开始之前到东邻西舍那里借来蓝边碗预备着,因为装菜盛汤盛饭筛酒都得用上清一色的蓝边碗,这样才能显示出酒桌上的大方气派与主人家的慷慨大方。所以说哪家若不多预备点蓝边碗,有时就会出现难堪的局面。

【河南】孙保明| 粗瓷大口蓝边碗

开席了,每个桌上的饭菜都是用蓝边碗盛着。一张八仙桌围坐八个人,一人面前一个蓝边碗,用来盛酒。若是酒量大点的人坐在了一起,斗起酒来就热闹了。各自将碗斟满酒后,开始是有礼数地敬着,酒过三巡,激情就抑制不住了,端起满碗老白酒相互碰得砰砰响。这边儿举碗齐眉,喊一声“干!”那边儿应着,一碗酒咕咚咕咚就下了肚。接着,划拳声,喊叫声,吆喝声是一浪高过一浪,充斥在屋宇或庭院之间,把一份粗犷的激情泼洒得如烟如雾般荡漾在乡村上空。那是和泥土打交道的庄稼人特有的豪放,自然、真实、痛快、酣畅,只有亲戚朋友与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纯情,绝无遮遮掩掩与装腔作势的虚情假意。这种感情在酒席桌上绽放开来,为乡村寂寞单调的日子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和喜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