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玉米的别样“形态”

2018-10-07 12:46:06 网络整理 阅读:202 评论:0

玉米的别样“形态”

卿晨

当前段时间,非洲一些国家的元首陆续抵达北京的时候,我突然起了一个促狭的好奇心:也不知道这回统厨师带的玉米粉是否顺利通过了海关?

众所周知,各国海关对动植物制品的入境限制都极严,纵然玉米被磨成了粉,到底还是生的,仍在检验检疫的范围之内,基本在各国都属于禁止,或者至少是限制入境的。按说玉米面哪儿都有,总统厨师还是坚持每次出访时都带着,说吃自产的才对胃口;有些挑剔的厨师甚至离了自产的玉米粉,就做不出饭来。

玉米确系多个非洲国家人民的执念,甚至当我与来华数年、深爱中国美食的非洲留学生闲聊,问及他们最想念的吃食,他们仍异口同声答道:“希玛(Nshima)!”据说每当他们迎接新同学时,经常会说“北京有正宗的‘希玛’,我带你去”,这简直成了他乡遇故知的“接头暗号”。

“希玛”是用玉米粉制成的主食,将大量玉米粉放入沸腾的开水中不停搅拌,直至熬煮得极为浓稠,基本成为固体。所以用勺子盛出来吃的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一块块发糕。“希玛”的做法并不难,却很费时间和力气,,尤其非洲多是大家庭,熬“希玛”的时候,当家主妇要用大木杵来搅,绝对是苦活儿。

“希玛”是赞比亚对这种主食的称呼,音译成中文,无论如何,都难以产生美食的联想,但是当地人一说起来,立刻就有口角生津的反应。事实上,从非洲东部一直往南,“希玛”都是当地人无可争议的主食,只不过各地的叫法不同,甚至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方也不一样,像加纳就有三种叫法。与赞比亚的叫法较为相近的是马拉维、莫桑比克和肯尼亚沿海地区。而在曾经与赞比亚同是一个国家的津巴布韦,叫“萨得渣”,在南非叫“麸麸”,在喀麦隆叫“库斯库斯”。

“希玛”的“独尊”地位并不是没有争议。联合国报告就指出,以“希玛”为代表的食物单一,造成平民严重的营养不良,富裕人群在此基础上大量摄入肉类,又致使肥胖。总之,“希玛”有点里外不是的意思。历史传统的坚定捍卫者们强调说,玉米是十六至十七世纪之交由欧洲殖民者带来后广泛种植的,原本不是非洲本土的粮食,现在餐餐吃“希玛”,根本是数典忘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