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智库论坛: 历史记忆与文化国家建构”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2018-11-13 17:41:39 网络整理 阅读:164 评论:0

“智库论坛: 历史记忆与文化国家建构”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智库论坛现场

历史事件被记载下来,便会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并对国家文化发展和国际形象的塑造产生重大影响。11月9日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之日,承载着德意志民族近现代发展的众多悲喜记忆,其中在这一天发生的事件有些给德国、欧洲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命运转机,诸如魏玛..的创建与“柏林墙”的被推翻;有些却将人类社会和世界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如1938年的“水晶之夜”等。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孟虹副教授主持的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德国联邦议会与“记忆文化”建构研究(1990-2015)》课题组,联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历史记忆与文化国家建构”智库论坛。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杭州等地的研究德国问题和德国史的高校学者与国家智库专家近80人聚集一堂,重点围绕历史记忆的形成及其与集体认同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德国历史上与11月9日相关的重大事件对于德国和欧洲社会与文化的走向及政治变迁的影响、战后联邦德国以史为鉴重建“文化民族”和“文化国家”的政策措施及其可借鉴的经验,以及中德两国在危机再度频发的今日在文化领域该如何携手合作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此次智库论坛由三大部分组成。开幕式与主旨演讲部分由孟虹副教授主持。在这一环节中,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来炯副院长首先致辞,强调了人大作为记忆场所的重要意义,并对此次论坛致以高度评价。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会长顾俊礼教授也在致辞中结合德国目前极右翼势力复苏态势的发展现状,高度肯定了对德国记忆文化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李维教授则从历史学的角度指出,历史记忆的重要性超过研究意义,它可以影响国家历史观,,从而影响国家思想意识形态。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蒋玲(Katrin Buchholz)女士对在中国举办关于德国记忆文化研究的主题会议感到欣慰,并强调道德国应该时刻保持批判性,从反思历史中吸取教训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黄平研究员在主旨讲话中提醒道,战后欧洲文明建构面临一系列挑战。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盟研究所主任崔洪建研究员从中德关系出发,针对当今中德关系中的历史、文化因素与认知差异发表了主旨讲话。来自教育部人文交流中心的陈滔伟处长则从专家学者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发,指出成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