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视点丨互联网是否导致了观点极化

2019-03-15 02:24:11 网络整理 阅读:164 评论:0

导 读

互联网的时代里,知道“是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不同话语的来源和构成方式,以及它们之于大众认知的意义。

2019年春节期间,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国产科幻电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舆论的热点。在网络上,人们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了尖锐的讨论:一是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二是创作者在这部电影里是否宣扬了不正确的价值观。这些争论,伴随着豆瓣等..的“更改打分”风波而进一步白热化,它全面展现了互联网..上的公共意见可以极化(polarized)到什么程度。

不过,本文并不想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本身进行美学或者价值观上的讨论。更加吸引我的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些在互联网上以极化观点展开激烈争论的人群,和在现实世界里走进电影院并真正观看了这部影片的人群,究竟有多大程度的重叠?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在这部电影上映期间,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商业院线的两场放映中,对购票观看了这部电影的一些观众做了简短的访谈。访谈的结果很有意思。

视点丨互联网是否导致了观点极化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的影院里,这部电影的观众都几乎百分之百是中国人。即使《流浪地球》在美国是在主流商业院线AMC上映的(该院线由万达集团所有),但观众仍然是以在美国的留学生和华人居民为主的。这意味着,国别和文化问题,是我们无需去考虑的变量。

最有趣的一个发现是,无论是在中国的观众还是在美国的观众,对于这部影片都没有什么强烈的观点。我所得到的绝大部分回答是:“不错”“挺好的”“值回票价”,等等。在进一步追问之下,绝大多数观众表示自己对于参与网络讨论没有太大的兴趣。一些观众甚至认为对电影做出“价值观”上的批判是“很无聊”的事。尽管凭这样小的偶遇样本我们不能确凿无疑地得出“线上线下是两个人群”的结论,但我们还是能从中获得一个很有意思的启发,那就是:至少在这部电影庞大的观影群体中,对影片的内容、制作和价值观有极化观点的人可能并不是主流,他们的存在之所以显得如此“显著”,是源于互联网对其声音和价值立场的放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