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博物馆文物介绍——唐代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2018-08-21 07:09:05 网络整理 阅读:163 评论:0

唐代瓷业虽则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但据数量上相比,青瓷仍多于白瓷。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唐代的制瓷作坊仍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要量的增加,瓷厂迅速扩展,形成一个庞大的瓷业系统。

博物馆文物介绍——唐代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越窑瓷器在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这称呼的由来据宋人解释是因为吴越钱氏割据政权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清人评论“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

秘色瓷,胎质细腻纯净,气孔小而少,普通瓷器上常见的铁锈点等杂质几乎完全不见,釉色以天青色为基本色调,施釉均匀,少见流釉或积釉现象。秘色瓷因其质地上乘、存世数量少而广为关注。

博物馆文物介绍——唐代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关于秘色瓷之谜一直持续到了现代,转机在1987年。1987年4月,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正在进行一项古代佛塔的修复施工。当忙碌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唐代佛塔地宫。伴随地宫中器物一件件面世,人们发现了一块碑,叫做《监送真身时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碑。顾名思义,,这是一部记录地宫中埋藏物品的账目,而秘色瓷就在这个账目中。在随后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从地宫中出土了14件精美的瓷器。据地宫出土的《物账碑》记载:唐懿宗“恩赐……瓷秘色椀(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经专家核实考证,它们居然就是消失世间千百年来世人苦苦寻觅的秘色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