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2018-06-01 13:58:38 网络整理 阅读:148 评论:0

上海大学文学院 许昳婷

对于许多人来说,圣人孔子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于大家的记忆之中。他是课本中端庄肃穆的长者,是不苟言笑的雕塑或图像,是青少年必背的《论语》N则中儒家思想的创造者。他不仅是“孔夫子”,更是“孔老夫子”。孔子的形象,在国人的心目中的确是伟大而崇高的,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早已对他形成了固化的刻板印象,以至于历来文学艺术作品中对孔子的塑造都很难成功,甚至引发争议。不得不承认,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难以跨越的“雷区”。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之所以说有关孔子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是“雷区”,主要是因为创作者很难处理好宏大历史叙事和个人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舞剧这种以肢体作为语言的舞台艺术形式来说,创作中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不仅是文本创作上的,更是舞台呈现方式上的,即高度抽象化的、非现实性的形体语言如何展示早已为大众熟知的叙述性的历史文献以及孔子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儒家思想,抒情性极强的音乐和舞蹈能否承担宏大叙事的沉重和崇高。让孔圣人翩翩起舞,这是最大的看点,也是最大的难点。

2018年的初夏,国窖1573的“七星盛宴”系列活动中,我们就看到了一出异彩纷呈的孔子起舞。酒与舞的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在这场舞剧演出中,得到了新的诠释。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的大型民族舞剧《孔子》,从公元前497年,孔子辞去鲁国大司寇周游列国入手,整场演出主要由“序·问”、“乱世”、“绝粮”、“梦回·大同”、“仁殇”、“尾声·乐”等部分构成,重点呈现孔子为实现理想而漂泊困顿的后半生,展现孔子对神圣理想的追思和求索历程,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性的思考。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纵观整场演出,能够发现舞剧《孔子》在编排时着力处理了三组关系,即虚化和写实、崇高感和生活化、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在“乱世”中,荒淫奢靡的宫廷生活,腐朽暴虐的君王,专横霸道的臣子,弱肉强食的政治倾轧,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孔子想要拜见任何一国的君王都是极为困难的,群臣们就像一堵高高的黑色围墙,阻隔在孔子和王公之间,虚化的国别背景恰恰昭示了孔子周游列国14年中,推广自己的仁政思想时无人理睬的困境。而在“绝粮”部分,这种困境又是十分具象化的。孔子对百姓有教无类的启蒙教育终究敌不过高高在上的大臣扔给百姓的一张充饥的大饼,而饥民们在向大臣乞求食物的时候,孔子在表达出失望和不满之后,依然和弟子心无旁骛地读书治学。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的坚守,但也从另一个侧面直观地反映出孔子与那个时代的格格不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不聊生之时,孔子的思想是否是不合时宜的?他所期冀的“大同”世界是男耕女织、选贤与能的理想社会,然而这个美好的乌托邦似乎只能存在于虚幻的梦中。孔子对“大同”世界的想象,借“颂贤舞”的书生意气展现人人知礼的和谐有序,借“采薇舞”表达世俗生活的恬淡美好,借“玉人舞”呈现知识分子温润如玉的气节,借“礼贤舞”寄托国君礼贤下士、各司其位的愿景……然而梦醒之后,孔子不得不面对的,依然是哀鸿遍野、战火纷飞的现实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