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2)

2018-06-01 13:58:38 网络整理 阅读:148 评论:0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2)

编剧刘春希望将孔子塑造为一个“坚守信念的,执着的人”,而不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圣人。也就是说,要以“人化”的形象展现圣人的崇高,而这种崇高感恰恰于孔子平淡甚至困厄的日常生活之中孕育。在这部舞剧中,孔子作为主体,其人性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敢于反抗痛苦和不幸,又承认自己的渺小和脆弱,在承受苦难时仍拥有强烈的道德主动性和社会责任感。在“绝粮”和“仁殇”中,都表现过孔子对强权的不满和反抗。在灾民被调戏、弟子被欺辱时,他站出来和权贵作斗争,而当弟子们一个个因故逝去,数个陶俑被推上舞台之时,垂暮之年的孔子,“年纪逝迈,一身将老”,他的脆弱和无力在颤抖而悲伤的形体语言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孔子形象的复杂性和崇高感就在于,他既有对礼崩乐坏时代的绝望,也有对实现大同社会的渴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脚,即便屡战屡败,也不曾感到后悔和恐慌。难以实现理想的孔子是痛苦的,而在反抗痛苦的过程中,他内在的精神自由被激发。孔子被阻滞的生命力在“兰为王者香”的情怀中再度被唤起,继之更加强烈地迸发出来。“序”中孔子的独舞在“幽兰操”中变为了气势磅礴的群舞,尽管孔子已逝,但他的思想被无数弟子发扬光大,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力的更加强烈的喷射。全剧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作结,既显示了对真理孜孜不倦的探寻,也象征着后世对他思想的发扬光大,这也正凸显了孔子主体力量的崇高与伟大。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2)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而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怀念孔子、弘扬他的精神,以当代人的眼光重写他的故事,从当代人的视角演绎孔子,,思考的正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和转化,反映出新时代的追求和使命。从这一点来看,舞剧无疑是一种具有颠覆性和先锋性的艺术表达形式。从“梦回·大同”开始,作品的叙事性被减弱,孔子和其他人物的外在冲突相对减少,抒情性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得以增强,审美意象被符号化。“采薇”部分,反复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借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隐喻孔子终其一生对儒家思想的追求。但更意欲展现的是孔子对《诗经》的推崇和传扬。孔子曾经删订过《诗经》,诗教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规范即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崇尚《诗经》带来的温柔敦厚的教化作用,这对后世的诗教理论和诗歌创作与研究都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采薇舞”正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一个缩影,加之序幕中“六佾舞”对古代宫廷乐舞场景的复现,对礼乐制度的还原,其实也正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