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晚清重臣李鸿章,他到底算不算卖国贼?(2)

2018-07-13 13:39:26 网络整理 阅读:108 评论:0

二、中国最早提出海防建设

1874年,李鸿章向清廷上奏,提出必须加强海防建设。在当时以陆地为主要领土的时代思想中,李鸿章的见地可谓高人一等。毕竟鸦片战争等西方列强向中国侵略的过程中,均是从东南沿海而来。当时清廷将李鸿章这一奏折交给全国各地封疆大吏讨论,其中左宗棠则认为陆地远远比海洋重要,于是清廷形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把钱花在维护陆地领土,一派则是支持李鸿章。在此情况下,清廷将海关关税银1亿两拨给李鸿章和左宗棠,但拨给左宗棠的是7000多万两,而拨给李鸿章和南洋大臣沈葆桢二人2000度万两。

李鸿章和沈葆桢商量后,将这笔钱全部交于北洋大臣李鸿章用来建设海防和海军。李鸿章用这笔钱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对大沽口等炮台也重新进行修建加固,但1884年后,在北洋海军的建设上,清廷已经不再拨款,而且当时李鸿章订购的吉野号战舰,也就是后来在甲午海战中日军舰队的主力舰,也因款项不足而停购。当十年后的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海军军舰的吨位和火力其实已经在..海军之下,而且舰艇老化严重,加之官兵散漫,最终不敌日军。

平心而论,对于海房建设的不重视,与当时清廷乃至许多大员的认识不无关系,这也即历史条件下个人的局限性。但李鸿章最早提出海房建设,不可谓不超前。在晚晴近代化的过程中,铁路的修建、电报的架设、留美人才的培养等等,都与李鸿章不无关系。而且,在外交上,李鸿章也是费尽心机,出国考察,与各国大使建立联系,在国力太弱的情况下,“”“以夷制夷”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种外交选择。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晚清重臣李鸿章,他到底算不算卖国贼?(2)

若说清廷在反侵略的过程中失败,而将其责任全部归咎于李鸿章,则的确有失公允。虽然李鸿章也有苏州杀降、贪污、卖官等劣迹,但在清末政治腐败的情况下,这也属于常态。今天,当我们回望历史时,还是应当全面客观而论,而不是一概而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