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墨索里尼30毫米装甲能挡啥?皮薄馅大战场玩具,遭希腊狂虐(2)

2019-01-10 15:03:34 网络整理 阅读:71 评论:0

墨索里尼30毫米装甲能挡啥?皮薄馅大战场玩具,遭希腊狂虐(2)

M11/39型中型坦克原型车

不过这点微不足道的创新丝毫无法掩饰M11/39本身严重的设计缺陷。首先,意大利人原本计划在制造车体时采用当时先进的焊接技术,但因为意大利本国的焊接工艺不过关,只得回到传统的铆接技术上来。这使得整车强度不足,装甲薄弱(正面装甲厚度仅30毫米)。而且一旦车体遭遇冲击破损,用于铆接的铆钉会在狭窄的舱内四处飞窜,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事实上,因为意大利本身工业水平的限制,焊接技术一直不达标。在M11/39之后走向生产线的各种后续型号坦克大多都采用老实的铆接工业——这让二战中的意大利坦克博得了与..坦克一样“皮薄馅大”的恶名。

M11/39虽配有旋转炮塔,但炮塔内主要装备两挺8毫米伯莱塔38型机枪(Beretta.38)。作为主炮的37毫米L40型速射炮则安装在车身上的固定位置(这种设计类似于后来美国开发的M3),火炮只能做15度摇摆,射界非常狭窄。该车虽然装备了菲亚特公司的SPA 8T V-8型柴油机(为意大利首辆装备柴油机的坦克),但仅仅105匹马力的功率让M11/39行动迟缓(最大速度仅32公里/时),且发动机可靠性低,故障频发。虽然相对于L3及L5坦克,M11/39算是质的飞跃,但一身是病的它显然无法满足军方的要求。

在M11/39投产后不久,安萨尔多又联合菲亚特公司在其底盘的基础上推出了M13/40型中型坦克。该坦克将主炮换成了47毫米M35型坦克炮,并将其移回了炮塔内。同时加强了炮塔周围的装甲。但落后的铆接技术依然让装甲显得孱弱。不过新型的菲亚特SPA8TM-40型柴油机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虽然最大速度依旧只能维持在32公里/时,但半路趴窝的风险降低了不少。虽然军方依旧不甚满意,但迫于囊中羞涩和技术不足也只能无奈接手,在大战爆发之际,意大利仅有的三个装甲师能获得的最好装备就只是M11/39和M13/40,在大战初期,他们作为意军的装甲铁拳开始四处耀武扬威,不过相比较他们德军的同行II号和III号坦克比起来,其战绩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