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彼得·哈里森︱“科学导致世俗化”?:流行叙事及其对立面(5)

2018-05-26 11:40:54 网络整理 阅读:127 评论:0

彼得·哈里森︱“科学导致世俗化”?:流行叙事及其对立面(5)

孔德

这种历史版本——既是描述性的、规范性的也是预测性的——在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学著作中成为老生常谈。正如克里斯蒂安·史密斯(Christian Smith)最近表明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社会学文本常常教导这种事件版本:“所有……现象现在都已经按照严格的自然原则得到了解释。在熟悉科学的人当中,所有……超自然事物都已经被抛弃,相信这些东西据说是完全错误的而且一直是错误的。”在另一本教科书中我们发现,..是“野蛮人的拟人化投射”,这种投射构成了“一切..思想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学中的古典世俗化理论仍然有赖于其创始人的意识形态承诺。按照菲利普·里夫(Philip Rieff)的说法,社会学不仅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打击欧洲天主教的社会秩序”,而且“这种打击每天都在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里上演”。这似乎被以下事实所掩盖:二十世纪的社会学家试图模仿自然科学实践者的另一种愿望——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中立。这种中立性往往等同于相信世俗主义,但它与一种从未打算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中立的继承下来的世俗化理论有一种张力。

十九、二十世纪社会学中隐含的进步主义观点亦可见于从十九世纪开始的..人类学的开创性努力。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E. B. Tylor)认为神话(他认为这是..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一种试图解释自然运作的原始科学。科学解释和神话解释必然不相容,因此..的神话要素注定会被科学所取代。对泰勒来说,这并不一定会导致..在现时代的彻底消亡,因为..可以退回到道德和形而上学领域,(一旦放弃了为自然现象提供解释)在那里作为道德价值的一个重要来源幸存下去。作为文化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它们是不相容的。科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比..更好地解释了自然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