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不靠门票,中国旅游景区还能靠什么活下去?(3)

2018-06-25 17:35:44 网络整理 阅读:167 评论:0

拓展空间链实现连片效益

杭州对于门票规则的破冰尝试更早,城市品牌溢价已经用实践证明,舍弃门票“小账”,反而收获了旅游综合经济发展的“大账”。

早在2003年,西湖景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免门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十五年过去了,这一创举成为影响中国旅游发展标志性事件之一,并成功地改变了杭州旅游发展的命运。

一是“还湖于民”,打通西湖和周边景区,拆除围墙绿篱,孤立的小公园变成了南北3公里长的环湖大公园,24小时免费开放。这次尝试,直接带来每天平均15万人次的客流。一年后,杭州又免费开放了“杭州花圃”和“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等两个名列“西湖十景”的公园,真正实现沿湖免门票,将西湖打造成为一个没有围墙、全域开放的休闲旅游度假景区。

西湖免费开放的10年时间里,相继取消了130多个景点的门票,占景点总数的70%以上。免费开放的景区面积,足有2000多公顷。免费西湖也从此成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中“还风景于大众”的典范。

二是不收门票,门票的门槛拿掉之后,进入景区的人流增长,带动商业增值,弥补门票损失,还能增加额外收入。十五年的时间里,虽然少了门票收入,西湖却没有因此而亏钱。根据著名的“241”算法,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留24小时,杭州市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西湖免费开放前,杭州一年的旅游总收入是549亿,但是免票后,杭州一年的旅游总收入已经达到1291亿,足足翻了一番。

三是要规划设计杭州夜生活,丰富夜游产品和夜间消费商业,把游客留下来,有更多的体验。以《印象西湖》和歌舞剧《宋城千古情》构成杭州夜游的两大核心品牌。除此之外,还有大小文化演艺、服装购物、足疗康体等娱乐项目。此外,“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天禄堂”等百年老字号中医药文化,丰富了东方文化的内涵;八大菜系中的“杭帮菜”也逐渐成为杭州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道风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