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靖康之难,坚守“东京”开封的四门都巡检,竟是厦门海沧人

2018-09-15 13:17:31 网络整理 阅读:164 评论:0

靖康之难,坚守“东京”开封的四门都巡检,竟是厦门海沧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两宋之交的宋人心底,都有一颗热血沸腾的心,他们或意气风发,或忠君爱国,即使手无缚鸡之力,亦会像陆游、岳飞一般有满江红的气概。

陆游一生,空有爱国情思和气力,却郁郁不得志无法如愿,而远在汴京千里之外的福建闽南,却有这么一位幸运儿,大志得遂,竟然能与汴京城同生死共存亡。

他便是来自海沧的郑应选(后更名郑柟),一个在海沧历史上赫赫威名的爱国志士,尽管今日的我们已经没法清晰地记住他了。

一、此地沃壤,笃生异人

北宋时期的漳州,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州府,深耕其中的百姓已经从诉求温饱转向追求高级文化,因此大量的漳州人开始从地方走向帝国中枢,他们已经不再是南迁避难的游民,而是与大宋命运休戚相关的共同体。

漳州府治下的沿海地区,尚处于朦胧萌芽阶段,当时属于永宁乡新恩里的海沧,大概是同时期开化较早的海滨乡里,时有商贾中心海口镇、军事要塞宁海寨,以及首开漳州地方文教之先的颜教授书室。

靖康之难,坚守“东京”开封的四门都巡检,竟是厦门海沧人

海沧文圃山

在这商、政、文共同繁荣的半岛上,所有人都选择了修文考取功名的康庄之路,而在文圃山下居住的一个少年人却另辟蹊径,竟选择了与大宋国策相悖的习武之路。

大宋政和年间,这位名叫郑应选的少年人,不顾家人反对,离开了青礁村,自己跑到了漳州做了别人都不愿意做的武学生,开始了习武训练。

北宋重文轻武,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作为武学生的郑应选在学有所成后却更加郁郁不得志,东南各路偏安一隅,根本没人会选拔自己作为武职,镇守一方。

于是,他开始搜罗信息,想要一展才华。

二、千里换籍,只为奔赴前线杀敌卫国

不久,大宋与西夏接连用兵,兵员紧缺,征兵的文告破天荒地传到了福建漳州,得到消息的郑应选喜出望外,不做细想便简装奔赴前线。

郑应选风尘仆仆来到了陕北,立即投到鄜延路总管刘延庆军中。

靖康之难,坚守“东京”开封的四门都巡检,竟是厦门海沧人

鄜延路,即今延安地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