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学术问题政治化的逻辑|史鉴

2018-12-21 12:24:45 网络整理 阅读:92 评论:0

学术问题政治化,在历史上层出不穷,造成了极其可怕的后果。

学术问题政治化,尤其表现在学术辩论中,由于缺乏正确的学术辩论传统,一方脱离学术讨论的语境,以一种特别恐怖的逻辑,将另一方置于无可反诘的境地。这种恐怖的逻辑,就是将学术问题与现实政治联系起来,用政治正确来作为判断学术是非的标准。

这种学术问题政治化的传统,其来有自,试举一例:

学术问题政治化的逻辑|史鉴

《恐怖的逻辑》

黄生,一位姓黄而不知其名的黄老学者与儒生辕固在景帝刘启面前争论汤武革*命的伦理合法性问题。

黄生称:“成汤之废夏、武王之伐纣不是受命于天,乃犯上作乱。”

辕固说:不然,桀纣两代政治败坏,使天下人心归汤武,两人奋起革*命乃是顺应民心,不得已而立,不是受命又是什么?

黄生反驳道:“俗话说‘帽子虽破,是戴在头上的,鞋子虽新,是穿在脚上的’,此上下有分的道理,桀纣虽然失道,但是君上,臣下理应匡正,而不是诛杀他!”

辕固说:“依你的说法,汉高祖亡秦革*命建立大汉也是错误的了?”

一看到话题涉及到高祖刘邦革*命建立大汉王朝的合法性问题,黄生不敢再回答了。

儒生辕固的逻辑非常恐怖。二人本来是探讨汤武革命的历史问题,结果,在理屈词穷之时,他却将其比附于现实,这种“影射式”思维逻辑,直接将人的嘴巴封上。

好在景帝还算开明,马上调和道:

吃肉不吃马肝,也不算不知道肉的美味;钻研学问的人不探讨汤武革命,也不算愚蠢。

这才将二人拉回到学术问题上来,平息了争端。

事实上,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不可以拿来讨论的,无论哪一方胜,都可能导致某种不可预见的危险。其内在本身就是充满矛盾和张力的问题,赞成黄生,则否定了大汉的合法性;赞成辕固,则鼓励了后世的革命。因此,从此“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儒家这种将学术问题政治化、现实化的逻辑,更可怕,,这也是后世儒家排斥异端的心法。

但是,辕固排斥异端的做法后来却遭到了报应,他根本不屑探讨黄老之学,而是直接指斥黄老之学算不上学问,不过是妇道人家的爱好。因此激怒了窦太后。她做出一个富有娱乐精神的决定,打发辕固下猪圈去和野猪斗。

好在景帝刘启不以言论为罪,递给辕固一把剑,让他刺杀了野猪,得以脱身。

新书预告——

《历史只露半边脸》,九州出版社

学术问题政治化的逻辑|史鉴

学术问题政治化的逻辑|史鉴

经书括根本 史书阅兴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