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如果卖车没利润,造车新势力靠啥..?(3)

2018-07-06 11:16:27 网络整理 阅读:136 评论:0

虽然“生态”二字目前许多人都很谨慎的不去触碰,但通过构建生态系统,卖软件、卖服务,是不止一家“新势力”车企念念不忘的事情。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汽车之家的前老板、车和家的现老板李想就认为,车价值很高,相当于几百部手机,而软件价值顶多相当于一部手机,以百倍的价格博取一倍的利润,无异于老虎扑蚊子。若把服务价格提上去,会不会吓跑客户?

特斯拉更是早有尝试,通过“软硬结合”,将软件嵌入到重要的硬件功能当中,让用户为看重的升级功能乖乖付钱。

除了在续航和电池功率上作区分,特斯拉的选装琳琅满目:电动座椅、座椅加热、玻璃除雾、打孔木内饰在内的高级选装包5000美元,特殊油漆1000美元。

在所有传感器部署到位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选择“解锁”其中一部分乃至全部,实现自动驾驶需要付出5000美元。即便付出这一切的用户,也无法享受技术进步的快乐——当自动驾驶软件全面升级之后(譬如升级到L3级),还须付出3000美元。

是不是听起来很绝?传统汽车上也使用各种选装包来引诱客户加钱,但那毕竟还是做“加法”,做到特斯拉这样,用软件封锁硬件的做法“勒索”客户,在汽车圈还闻所未闻。

理论上,客户可以为软件日后的迭代再被薅若干次羊毛,只要软件有足够的吸引力。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是个好主意,它确实能给驾乘带来额外的享受。问题是,所需硬件必须在交车时就必须部署到位。

就像买了套住宅,额外花点装修费应该没问题,但其中某个房间干脆进不去,必须为这个房间可能的、未来派装修再次付费,恐怕客户就不能表示淡定了吧。

许多国内造车“新势力”必须想出更有创造力的软件付费玩法,毕竟中国消费者为软件和服务付费的意愿度更低,让客户在车辆生命周期内拿出车价的20%以上来购买后续服务费,基本上等于自绝后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