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如果卖车没利润,造车新势力靠啥..?(4)

2018-07-06 11:16:27 网络整理 阅读:136 评论:0

即使是强需求、高频次的代客泊车和即时充电等服务也不堪大用,特斯拉的城际超级充电站和蔚来展示的换电模式,即使企业自身也不认为这是能够..的业务,更多的还是在提升用户体验。

特斯拉耗资昂贵的充电站,是为了消除客户对于长途旅行的里程焦虑;而蔚来的换电模式,只能作为“点补充”。

如果卖车没利润,造车新势力靠啥..?(4)

等待“戈多”来..

共享化也被寄予厚望成为新玩家的新玩法,但和软件与服务相比,不如说这是一个更大的“坑”。

人人看好又人人吃瘪,这是关于共享汽车一个很奇怪的现状,汽车制造商都清楚,共享车队基本上用来毁掉自家生意的,共享本质上是削弱汽车财产属性,强调出行的工具性。

理论上,如果每一辆车每天处于行驶状态的时间,从4%提高80-90%(扣除充电时间),那么车厂要倒闭大部分,我们再也不需要如此之多的汽车了。甚至有些人疑心,造车新势力抱住共享的大腿,实际上是对自己产品销路缺乏信心,改售为租。

更何况,产权属于制造商的共享车队,资金回收速度令人绝望的慢。戴姆勒和宝马此前将各自运营很久的共享业务合并,并对投入设定了上限,相当于告诉市场,共享项目基本凉了。

如果中国的“新势力”们想要赋予共享汽车新的活力,必须要弄懂目前用户体验中绕不开的那些“死结”。一个明显的提示是,对客户限制越少,就能更快地获取客户,在北京使用固定停车位的共享单车全都无疾而终,而任意地点取还的共享单车如野草般疯长。

没有几辆能够交付的量产车,自然也组不齐像样的车队。如果不顾财务风险强上“共享”,可能有地主家傻儿子的既视感,问题是投资人愿意吗?

如此一路盘算下来,似乎只有向政府“卖身”了。当然对处风口上的新企业而言,并不是自卖自身,而是向政府寻求利润。

此前两年,这条路一度被某些企业玩的“风生水起”,那就是混补贴。在这件事上许多造车新势力没能赶上“大集”,现在补贴退坡、政府监管严厉。至于抱住政府的腿,垄断出租车业务,暂时以此贴补家用尚可,但长期看油水不大。

虽然地方政府可以对发改委和工信部发起强力公关,但往往只能帮助..在当地的新势力企业拿到新能源车生产资质而已,想直接让政府掏钱越来越难。

至于靠新技术拉动新的消费冲动,就汽车本身的产品力层面的“缝缝补补”,新势力车企未必比传统车企做的更好、更有实力,而智能网联、电池革命以及自动驾驶等“高精尖”的全新技术,必然要通过“渐进式”的步伐实现商业化应用,对于解决造车新势力们眼下的盈利困境帮助不大。

看起来似乎“条条大路都不通罗马”,但对将来指望什么..这件事,造车新势力似乎也没有看到没有想象中的焦虑,许多甚至还停留在取悦投资人的阶段。夏虫不可以语冰,面对批量化地“倒在量产之前”这个眼下最大的问题,盈利或许真的只是还很遥远的“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