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这群年轻的中国音乐人,为了收集声音跑到了亚马逊雨林

2018-08-07 10:37:17 网络整理 阅读:114 评论:0

这群年轻的中国音乐人,为了收集声音跑到了亚马逊雨林

正在收集声音的秦思源。图/受访者提供

收集声音的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仇广宇

本文首发于总第863期《中国新闻周刊》

到北京上大学后,第一次来到海洋馆,铁阳就听到了一个特殊的低鸣声。直觉告诉她,有谁好像感觉 “不舒服”了,于是循声前往。那是一只白鲸,被卡在拐角处游不出去,着急地发出“呜呜”声。她和这只白鲸相处了一个下午。

铁阳出生在云南丽江,从小学习钢琴,是自己写歌、唱歌的独立音乐人,也经常到野外徒步旅行。那天在白鲸的带领下,她第一次发现声音有超越物种的力量,仿佛是人类与动物在语言之外找到了传递情绪的媒介。回去之后,她写下了一首叫做《被困住的鲸》的乐曲。从那个时候起,铁阳开始注意到声音的作用,也开始使用声音来创作。

而对北京人李星宇来说,声音同样是填满他生活每寸角落的元素。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录音工程专业,毕业后做录音师、音乐制作人和独立音乐人,李星宇的道路看起来与其他同学没有太大不同,但他制作、创作的音乐作品,似乎和其他音乐人多了一点不一样,他的音乐使用了各种声音素材:下声、风声、沙漠声、雨林里的蛙鸣、鸟叫,还有其他人类活动的声音:信纸和书写的声音、火车站的声音、旅行时当地人的歌声……

2016年,李星宇、铁阳等几位朋友在网友的众筹支持下,开启了“亚马逊寻声计划”,前往亚马逊森林录制自然的声音,历时15天,成果颇丰。

在他们动身前往亚马逊的时候,艺术家秦思源的“老北京声音博物馆”计划已经进行了3年。

秦思源是民国作家凌叔华和评论家陈源(陈西滢)的外孙,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曾经生活在北京东城区的史家胡同。在秦思源作为创始人的史家胡同“声音博物馆”中,他放置了自己录制的鸽哨、叫卖、自行车车铃等近百种老北京的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