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友谊商店:起落见证时代变迁(记者调查)(2)

2018-06-18 05:21:16 网络整理 阅读:147 评论:0

“一般老百姓真正逛‘友谊’、用外汇券消费,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78年初进入北京友谊商店工作的老员工陈奇(化名)告诉记者,一些老百姓从海外亲友那里得到一些外汇券,或通过将外汇卖给国家获得一定数额的外汇券,开始能够进入涉外商店购物。友谊商店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推出“夜市券”(晚上7时至9时对国人凭券开放)、请柬(新年展销时可凭单位介绍信或工作证限时领取)等,逐渐向老百姓敞开大门。

北京市民王明明(化名)女士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进友谊商店的。她这样回忆第一次攥着外汇券逛友谊商店的情景:“进去以后到处看,零食、自行车、地毯……都是没见过的东西,很稀奇。”最终,她买了一包天府花生、一个切番茄用的进口工具、几个面包。“这些东西在当时很紧俏,也很贵。比如切番茄的工具,我花了1.5元,当时肉才几毛钱一斤。”如今,她家里仍珍藏着这个物件儿。在她看来,这是物资紧缺时代记忆的重要标志。

陈奇说,在友谊商店的历史中,不少外国政要都将这里作为访问中国的“保留曲目”。而要成为友谊商店的服务员,要求也很高,不仅要会说外语,还要遵守严格的纪律。因此,友谊商店在国人心目中地位很高。“当时人们对友谊商店是一种仰视态度,都希望到店里去转转看看。”王明明说,友谊商店当时是和“舶来”“高级”等词划等号的。

作为国家政治宣传和争取外汇的重要力量,友谊商店在物资紧缺时期很好地完成了自身任务,同时还发展成为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代名词,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市场竞争绝地求生

某种意义上说,,友谊商店的辉煌是建立在垄断优势之上的“人无我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扩大,市场上物资增多,人们消费选择日益增多,友谊商店不再是不可替代的“唯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