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博物志|勇于开拓,名医风范——记陈灏珠院士

2018-06-22 10:48:08 网络整理 阅读:94 评论:0

博物志|勇于开拓,名医风范——记陈灏珠院士

陈灏珠院士

陈灏珠,中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1924年11月6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地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现任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委员等,是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中国心血管病侵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人

博物志|勇于开拓,名医风范——记陈灏珠院士

1962年,陈灏珠院士主编的《心脏插管检查的临床应用》一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是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献,被我国学者视为侵入性心血管病诊断和治疗的经典著作。1972年,他率先主持用经静脉心脏起搏法中止快速心律失常获得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心血管病侵入性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论文在1980年美国PACE杂志上发表,题为: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Termination of Refractory Tachyarrhythmias by Cardiac Pacing。1973年4月23日,他在国内率先施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获得成功,开启了我国现代冠心病介入性诊断的先河。

但是,这只是他探索的开始。冠状动脉造影只能对患者作出诊断,而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治愈疾病。1991年,他又率先在国内报道血管腔内超声检查显示血管壁病变的研究工作。在一部分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以表现为正常,血管腔内超声是无创性超声技术与有创的心导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精确地提供冠状动脉腔径、面积、血管形态及结构特征的信息。1995年,他在国际会议上报告了冠状动脉腔内超声检查临床应用的论文。该文对我国心脏病介入性诊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世纪以后,他不畏高龄,继续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交流与合作。

二、我国冠心病、冠脉粥样硬化及血液脂质研究的先驱者

博物志|勇于开拓,名医风范——记陈灏珠院士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陈院士就在国内医学杂志上发表有关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论文,并且还率先进行配对调查以阐明心肌梗死致病危险因素,提出预防策略。60年代初,他率先研究心肌梗死急性期的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浓度,提出治疗对策。“丹参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课题获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血瘀本质及活血化瘀原理的研究”课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有关论文分别于1982年在柏林,1990年在中国香港地区,1990年在中国香港地区,1993年在东京的国际会议上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