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辽西锦州地区:“历史的地理枢纽”(2)

2018-11-09 05:36:46 网络整理 阅读:201 评论:0

红山文化在不断融汇交流中达到顶峰

器物是文化交流的载体,也是文明发展的见证。

赵宝沟文化是在兴隆洼文化之后、红山文化之前,在西辽河流域取得支配地位的远古文化。在此出土的一件陶尊上,出现了由猪龙、鹿首和神鸟组合而成的图案。“这三种图案同时出现在一件器物上,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崔向东说,“一般认为,神鸟是赵宝沟文化先民的图腾;飞鹿是富河文化先民的图腾;猪龙是红山文化先民的图腾,三者集于一体,反映了这一时期不同族属的人群在辽西的文化融合。”

在红山文化分布区,辽西古廊道的作用显而易见。崔向东举例说,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而玉料来源却不在当地,而是辽宁岫岩,甚至有专家称其来源于遥远的贝加尔湖。

崔向东告诉记者,通过辽西古廊道的连接,辽西地区与周边文化区不断进行着碰撞与交流。以“龙”为标志的红山文化在辽西大地腾飞,催生了辽西地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四大古廊道促成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先后在辽宁丹东宽甸和抚顺李石寨发现了带有“元年丞相斯造”字样铭文的铜戈及带有“相邦吕不韦造”铭文的铜矛。李斯和吕不韦都是秦王朝的重臣,二人监制的兵器怎么会出现在几千公里之外的辽东?

“这说明在燕秦时期,特别是秦统一至灭国不到20年时间内,秦朝在辽东长城戍边和‘戍边道’的存在无疑。”辽宁省博物馆原馆长王绵厚如此分析。

早在舜、禹时代,远在东北的古老民族肃慎即已与中原有了联系;春秋时期,齐桓公伐山戎、孤竹和屠何等,走的也是上述古廊道。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首次东巡,“之碣石(位于今辽宁绥中),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