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此人堪称北宋奸臣,水浒后传曾围剿梁山?手下战将竟大北呼延灼!

2019-03-28 12:17:47 暂无 阅读:1008 评论:0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同人人品读了《荡寇志》(《水浒》续书,清代余万春著)第七十七回,陈氏父女暂且住在安泰村,梁山世人预备迎战蔡京率领的朝廷戎马。今天我们持续品读《荡寇志》第七十八回“蔡京私和宋公明,天彪大破呼延灼”,看看战争进展若何。

情节简介:蔡京奉旨引二十万戎马攻打梁山,途中得知名流杨时刚脱离定陶,于是派人追回,礼聘为参谋。杨时举荐云天彪、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等前来助战,并经营先取呼延灼驻守的嘉祥县。不虞未及进兵,蔡京就接到了梁山书信,得知女儿女婿被梁山所捉,蔡京慌了手脚,于是想要退军,杨时吃力劝不住,只得告辞。杨时走后,蔡京得知梁中书被卢俊义痛打,加倍担心二人安危,于是叫童贯帮助上奏军中瘟疫盛行,恳求撤军,宋徽宗赞成了。蔡京于是传令全军退却,其时云天彪等正在围攻嘉祥县,眼看城池将破,心有不甘,适逢南旺营叛乱,杨腾蛟杀了王定六、郁保四前来投诚,云天彪大喜,于是设计假冒听令退军,黑暗潜伏,引诱呼延灼追击。呼延灼得知蔡京退军的新闻,宁神追赶,不虞大北,韩滔被擒,嘉祥县也被杨腾蛟所夺。呼延灼无可若何,只得与前来救援的关胜等回梁山。蔡京得知云天彪等收复嘉祥县,哑巴吃黄连,有吃力说不出,只得偷偷叫人替代了韩滔并王定六、郁保四首级一路送回梁山。败报传回梁山后,宋江盛怒,便要杀梁中书匹俦。

此人堪称北宋奸臣,水浒后传曾围剿梁山?手下战将竟大北呼延灼!

都头曰:此回的重点是描写梁山自傲聚义后第一次与官军正式匹敌的“嘉祥之战”,在作者“恶盗”思惟的笔端下,梁山一方固然有吴用的“奇策”,但却事与愿违,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不妨梳理下此回故事的情节脉络,看看事实是什么原因导致梁山最终战败,以及个中隐藏着哪些信息。

此回开篇,官军从多方面比拟梁山都是占优的,用范金门在回末评中的话就是【以邓辛张陶之威勇,以云天彪之将才,加以龟山师长经划其间,又有天兵二十万,而反为宋江所嵌制,是真活画一个蔡京。】作者在小说中加插了一位汗青人物杨时,这个杨时在汗青上名声清脆,书中介绍他“却说那杨龟山名时,字中立,剑南郡将乐县人,性至孝,熙宁年间举进士。是明道程夫子的门人,他与谢良佐、吕大临、游酢,称为“程门四师长”。后因见奸臣当道,政事欠好,遂告休隐于龟山,人都称他为“龟山师长”。”杨时最为人所熟知的典故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能够说蔡京邀请杨时作参谋的确是明智之举,难怪范金门在看到蔡京派人请杨时后也不由得批了一句【蔡京此一节却可取。】杨时作为参谋后,一语破的地提出先破嘉祥、濮州,再取梁山大本营的计谋。从总体上看,这个计谋是准确的,也是贯穿此书的一个大结构,后文中官军陆续铲除梁山外郡,最终打破梁山大寨的步伐能够说和此一脉相承,故而范金门在杨时的经营后批道【数语领起悉数精神,不止为蔡京划策也。】之后杨时又为蔡京安装了“硬件”,介绍了五名重量级的“雷将”云天彪、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后四人网友戏称为“雷将F4”),此五人的技艺都有梁山马军五猛将水平,并且也是日后“清剿”梁山的主力军,杨时更是把云天彪称比作春秋名将郤榖。能够说到此为止,官军在人马和计谋上都占有优势的。

接下来,剧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蔡京接到梁山书信,得知女儿女婿被梁山所捉后,果如吴用所料,慌了手脚。为了保全本身的女儿(在蔡京看来,女儿是第一位,女婿梁中书不外是从属),他赞成了梁山退军放人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有三方面值得解说。

此人堪称北宋奸臣,水浒后传曾围剿梁山?手下战将竟大北呼延灼!

一是梁山英雄的义气。

梁中书匹俦被劫上梁山后,卢俊义想起往日台甫府之事,天然要报仇。书中借被梁山放回的亲随之口对蔡京说道:“县君与贵人被劫了去,众首级都佛眼相看,而且置酒压惊。争奈那玉麒麟卢俊义记得前仇,定要把贵人处死。众首级都劝阻不住,连宋江的呼吁都禁不得。亏得杨志、索超二人抵死相救,再三乞求。卢俊义兀自肝火不屈,将贵人捆翻,打一百背花。打到四五十,却得杨志覆在贵人身上哭求,索超夺去棍棒,众英雄都劝,刚刚放了。已是鳞伤遍体,昏晕几回。现在杨志、索超领去将息,却也还转了些。县君虽是吃些惊恐,却不曾受吃力,病已好了。”能够说此书作者固然对梁山英雄无比憎恨和仇视,然则却无意中显现了杨志、索超课本气的一面,这和后文官军将领李成掉臂情义狙击杨志形成了光鲜对比,不只无损于梁山形象,反而愈加凸显了梁山英雄人道的辉煌,这或者是俞万春和范金门等始料未及的。

二是书中所用的谐音地名和人名。

《荡寇志》此书的一个特色,就是模拟《红楼梦》等书籍,在书中运用好多带有谐音的地名和人物。如蔡京接到梁中书匹俦被劫的公文中写道:“……卑府半途闻知,急会同沧州戎马都监何武,督兵剿救。不防有梁山之悍贼朱仝、雷横,伏兵两路突发。官军大战晦气,都监何武阵亡,卑府亦遭重伤,折兵无数。”范金门在何武之后批道【顺手捏一人名,妙。却又语带诙谐。】在何武阵亡后又批道【何武真不耐杀,真是何武之有。】可见作者设计何武这小我名就是有意要凸起此人无能,“何武之有?”被梁山杀败天然在情理之中,此种手法此回中的南旺营(难望赢)以及在后文中显现的“柏能圣”(不克胜)、“毕定书”(必定输)等人名和“截林山”(截住林冲的山)、“斗花林”(斗败花荣的林子)等地名上还有使用,待往后再具体解说。

此人堪称北宋奸臣,水浒后传曾围剿梁山?手下战将竟大北呼延灼!

三是书中引用的汗青典故。

书中蔡京讨论退军时,杨时曾劝“县君与贵人失陷,固是失意事,太师独不闻乐羊啜中山之羹,袁公箭射亲儿。这两个正人,岂真无骨血之情哉?只为迫于大义,不敢以私废公。今太师为一女婿、女儿,轻弃君命,二十万大兵无故卷旗,岂不为世界所笑?”个中乐羊啜中山之羹便是“乐羊忍食子羮”的故事。据《战国策》记载:“乐羊为魏将,攻中山。其子时在中山,中老虎烹之,作羮致于乐羊,乐羊食之。”后来成为为了家国大义掉臂私情的典型例子,杨时用这个典故就是想劝蔡京进修乐羊,但蔡京并没有听他的。之后杨时又劝蔡京道:“太师若要生全贵人、县君,火速进兵,宋江必不敢就脱手。”范金门在句末批道【是极。明之于忠肃纯用此计,故英宗得以生还,庸夫恶能知之。】范金门所说的典故就是明代“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皇帝明英宗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虏,也先想用明英宗作人质迫使明朝屈就签署合约,但其时明朝大臣于谦识破了这一阴谋,与其他大臣另立了明代宗为皇帝,又组织大军固守京师,致使也先的阴谋未能得逞,最终不得不放了明英宗。于谦立明代宗的勾当固然是为了国度公民着想,然则这也种下了其日后被冤杀悲剧的种子。范金门在这里用于谦“曲线救明英宗”的计策形容杨时的计策,应该说二者的确有相似之处,就是变被动为自动,迫使对方阴谋无法得逞,最终杀青本身最初的方针。杨时劝蔡京不成,于是只好告辞归隐,文中写道“蔡京也明知不投契,虚留了一回,便厚以金帛相赠。杨龟山初时分毫不受,因见蔡京有不悦之色,只得略受了些。当日辞了蔡京,竟回龟山。”范金门在句末批道【按杨中立所隐之龟山在福建延平府,非山东之龟山也。仲华非不知之,特欲便于作文,胡乱牵扯耳。他处亦偶有正史实事,然年月亦多倒置,读者勿笑其失据。】范金门在这里注释汗青上杨时的真正归隐之处是福建的龟山而不是山东的龟山,目的是提前给读者打了一个“预防针”,也就是说书中作者涉及到的一些和汗青不相符的情节都是作者为了行文需要有意为之,不必较真。

此人堪称北宋奸臣,水浒后传曾围剿梁山?手下战将竟大北呼延灼!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此回的重点“嘉祥之战”,我们先看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荡寇志》第七十一回就有明确交卸“双鞭呼延灼,率领天目将彭玘、百胜将韩滔、圣水将军单廷珪、神火将军魏定国、活阎婆王定六、险道神郁保四,带九万人马,镇守嘉祥县,兼管南旺营。其南旺营,就是单廷珪、魏定国率领王定六、郁保四驻札。”也就是说嘉祥县和南旺营一共有九万戎马,按照常理,嘉祥县作为主城,起码要留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军力,也就是说嘉祥六万,南旺营三万。再看看官军的军力,文中写“却说邓、辛、张、陶四将,那日得令,率领八万兵,如飞也似杀奔嘉祥县。呼延灼接战晦气,闭城苦守。”到此为止,在军力对比上双方还将就说得曩昔,但再看接下来的成长就越来越纰谬劲了,被杨时比作春秋名将郤榖的云天彪竟然将八万人分出三万去嘉祥北面阻截梁山援兵,这本无可厚非,但“这里云天彪同邓宗弼、辛从总一应骁将,率领五万人马,将嘉祥县东南西三面固定,只留北门不围。”这里范金门还特意夸了一下【所谓围师必缺也。此处恰是写张、陶二将。】读者能够想象一下,用五万人去包抄一个起码有六万人镇守的城池,这或者么?俞万春和范金门既然知道“围师必缺”,岂非不知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事理?照样已经忘了第七十一回对嘉祥军力的描写了?竟然想用比对方还少的人去包抄对方,不得不说有些搞笑。刚巧在这时,南旺营又莫名其妙的发生了叛乱,一个小民杨腾蛟竟然暗地里集下四五千人,斩王定六、郁保四,杀死梁山兵二千多人,使单廷珪、魏定国狼狈逃脱。有梁山四名首级镇守的南旺营竟然被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杨腾蛟掀翻,固然有出其不料的成分,然则若是南旺营真的有三万军马,那梁山一方把握的至少有两万多,再加上单廷珪、魏定国两名梁山马军小彪将,竟然不克压制四五千叛兵,且被杀死两千多,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在后来的正面比武中,作者又放置“陶震霆双手擎枪,钩动火机,朴通一枪,对呼延灼打去。这回也是呼延灼命不应死,那一枪却打在那匹马的后跨上,一颗铅子直穿入马肚里去。那马倒了,把呼延灼掀下地来。陶震霆上前去抢,吃那边救了去。可惜那匹御赐踢雪乌骓,竟死在陶震霆手里。”范金门在句末批道【御赐之马此时呼延灼安得而骑之乎?仲华有意击杀之。】在此作者的专心可谓路人皆知了。

相信会有读者在看完此回后发生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此回打破了梁山一百零八人的局势,拉开了梁山英雄灭亡的序幕,那么为什么是王定六、郁保四两个最先阵亡。其实此回后邵循伯在批语有所注释,他说:“一百单八人,厥罪维均,或病亡或病死,或受伤而殁,或战败而擒,果真随时随事,弭笔而书,但宋江为渠魁,死于最后,何人当死于最先?读此回,竟以郁保四、王定六开刀,意者殆先去其保,定十全之势欤?”这个注释似乎在玩文字游戏,固然有些牵强,但究竟也可看做一种说法,或许也或者代表了作者的设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