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王锐:历史国情与制度设计——章太炎《代议然否论》再解读(2)

2018-05-28 14:10:18 网络整理 阅读:102 评论:0

在进化论思潮的影响下,晚清知识分子多认为古今政治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优胜劣汰规律。时人断言:“天择物竞,最宜者存,万物莫不然,而于政体为尤著。”然在《代议然否论》的开头,章太炎首先指出:“代议政体者,封建之变相。”在他看来,近代西方议会中的上议院成员(或曰“贵族院”)继承了封建贵族的权力与地位,议会的架构很大程度上是先前封建制度的遗产,而非与之断裂,因此,代议制的出现,与西方中古以来的政治与社会情状息息相关。这与佩里•安德森对西欧绝对主义的论述非常相似,促使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绝对国家主义,看似替代了封建体制,实则是“受到威胁的贵族的新政治盾牌”,带有很强的封建主义气息。这也正如韦伯所言,自愿以政治事务为旨趣的真正议会制代表,“如果撇开西方所独有的身份群体与各阶级的发展不谈,,所有这一切都将不可理解”。反观中国,魏晋以降,作为具备世袭权力的封建制度日趋消失,后世某些地域虽有世袭的等级差别,但并非主流情形,社会上的平等之风远甚于西方,此乃中国历史的优点。因此,比较中西历史,“彼之去封建近,而我之去封建远。去封建远者,民皆平等;去封建近者,民有贵族黎庶之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议会制度,不但不能保障民众的权利,反而会制造许多新的贵族,这明显与中国历史的走势相违背。章太炎向来主张政治应“依于历史,无骤变之理”。他论述代议制度是否合理,首要的关注点即从中国历史流变中分析这一制度是否适合中国社会,是否能促进中国政治的发展。

王锐:历史国情与制度设计——章太炎《代议然否论》再解读(2)

章太炎

中国有极为悠久的历史编撰传统。顾炎武云:“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历史故实往往影响后世的政治行为,甚至成为制度与政策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但在晚清,随着时代危机的加剧,不少士人在寻求救亡之道的时候,深受肇自..的新史学思潮影响,开始全盘否定中国历史典籍原有的内在体系与价值。王国维声称:“自近世历史为一科学,故事实之间不可无系统。抑无论何学,苟无系统之智识者,不可谓之科学。中国之所谓历史,殆无有系统者,不过集合社会中散见之事实,单可称史料而已,不得云历史。”主张国粹主义的邓实更是痛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