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哥萨克人的起源

2018-07-29 06:58:31 网络整理 阅读:176 评论:0

从15世纪起,大批农奴和手工业者因不堪封建主的残酷压迫,从波兰—立陶宛和莫斯科等公国向南部边陲流亡,逐渐在当时尚未被纳入俄国版图的第聂伯河和顿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被称为“哥萨克”,意为“无拘无束的自由人”。他们以狩猎、捕鱼和抢掠过往客商为生。到16世纪,他们开始按地域组成自由、自治和军事化的村社,形成了六大支群:伏尔加群、扎波罗热群(主要在第聂伯河以西)、第聂伯群、顿河群、格列边群(在高加索)和叶克群(在乌拉尔河中游)。随着18世纪俄罗斯国家中央集权的发展和农奴制的扩展,哥萨克日益被纳入沙皇政府的统治之下,逐渐转变成俄罗斯国家的一个有着明确特权和义务的军事阶层,被历代沙皇所利用,成为抵御外敌和领土扩张的重要工具。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更多的哥萨克支群沿着不断变动的边界建立起来。到20世纪初,哥萨克形成了顿河、库班、乌拉尔、外贝加尔、杰尔斯克、奥伦堡、西伯利亚、乌苏里、阿斯特拉罕、谢米列臣斯克和阿穆尔等11个军事分支。

哥萨克人的起源

“哥萨克”一词的词源“Казак”一词的含义相当有争议,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认为“Казак”一词不是来源于俄语或斯拉夫语。“哥萨克”一词最早见于1240年的《蒙古秘史》中,1380年在俄语中正式使用Казаки,即“哥萨克人”一词。传统的解释认为它是一个鞑靼词语,意思是“流浪者”,带有流浪和有罪的含义。它曾被用于指那些没有固定居所或职业而四处流浪的人。后来它被用来描述居住在莫斯科公国边界地区的人,但其流浪者和强盗的本义却保留了下来。草原对于哥萨克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哥萨克是草原的历史产物,正是南俄广阔的草原孕育了哥萨克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在莫斯科公国时期的南俄大草原上,顿河左岸是诺盖人的领土,他们自金帐汗国瓦解之后就一直保持着独立。在顿河河口是亚速夫齐人,他们以亚速夫堡的名字给自己命名。这些人是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经常相互开战或与邻国发生冲突。他们或与克里米亚汗国联合,或独立发动对莫斯科公国领土的袭击。他们骑着马,行动迅速,出其不意地烧杀抢掠,获得成百上千的俘虏,然后将其卖到君士坦丁堡的奴隶市场上。等行动缓慢的莫斯科军队开始反攻时,这些游牧民族早就消失在大草原上了。诺盖人和亚速夫齐人在这片大草原上一直就这样生活着,直到16世纪顿河哥萨克的出现,他们才受到挑战。

哥萨克人的起源

在俄国南部地区,草原辽阔,人烟稀少,飞禽走兽随处可见,各种鱼类俯拾即是,这里有可以种植谷物和蔬菜的肥沃土地,有可以饲养成群马匹的丰美水草,再加上沙皇的统治鞭长莫及,这里便成为逃亡者们的避难藏身之所。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因而沙皇政府也不会冒险派兵来此追捕逃亡者。另一方面,当时俄国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对南部边界实行强有力的控制,而且它的四邻并不强大。如果俄国是一个小国,被强大而野心勃勃的四邻所包围,或者如果俄国的南部或东部边界由一个强国统治,那么俄国北部和中部的反叛者就不可能逃到这里。可见,南俄大草原这一统治薄弱、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域为哥萨克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哥萨克的兴起与农奴制的扩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5世纪起,由于地主贵族的压榨和沙皇政府的迫害,俄国北部的一些农民、家奴和城市贫民(主要是青壮年)被迫逃亡,流落他乡。对农民而言,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屈服,要么逃亡。部分勇敢而具有反叛性的人选择了逃亡,逃到了莫斯科公国的南部边疆,来到了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和雅依克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大草原。这些逃亡者通常不是墨守成规的教徒,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信仰上帝。他可能是企图逃脱法律制裁的罪犯,可能是弃职逃跑者,可能是从鞑靼汗国压迫下逃出来的鞑靼人,也可能是鞑靼部族横扫俄国南部和东南部大草原后的幸存者;可能是想摆脱地主贵族压迫的波兰—立陶宛农民;可能是一位俄国波雅尔或高官,企图摆脱政治诽谤、家庭丑闻或经济破产;还可能是一位寻求环境变化或刺激的法国人或德国人。

标签:萨克 人的 起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