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一老和尚看到他的面相后说:你往北会有奇遇,多年后此人当了皇帝(2)

2018-09-13 10:15:58 网络整理 阅读:134 评论:0

百姓对这样和平的方式当然是求之不得了,因为,对于百姓来说,民以食为天,百姓最注重的就是民生,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就是百姓的最终目的。赵匡胤正是因为一生戎马,深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迫害有多深重,所以,才会出此一策——没有用兵马去威胁后周柴氏。

这样一来,百姓不必被战争殃及,赵匡胤也能因此得到百姓的赞许,政权一样能牢牢把握到手中。

政权就此到手,开了一个好彩头,接下来自然是治国。

自唐玄宗统治后期,节度使安禄山的安史之乱,再到后来的五代十国,历经长期的战乱政权一再割据,赵匡胤秉持和平的理念,,通过一次酒宴,把兵权收了回来,史称“杯酒释兵权”,政权完整统一之后,赵匡胤开始大治国家。

一老和尚看到他的面相后说:你往北会有奇遇,多年后此人当了皇帝(2)

从前政权割据的局面,让治理国家的主力成为了一群武夫。赵匡胤知道,想要治理好国家,不能靠鲁莽之力,而是需要文治。于是,他重用文臣来治理国家。这无疑是明智之举,武虽能得天下,但是,只有文才能治天下。赵匡胤不仅仅是一介武夫而已,他的眼光与谋略早已达到了政治家的水平。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礼遇文臣之最,而赵匡胤自然是其中的典范。

赵匡胤先是在太庙里,立碑作规定大致说的是:不得以任何理由夺文臣性命,后代子孙都要遵守,否则,就是违背天命。赵匡胤立此碑的用意是训诫子孙,同样要给文臣至高的待遇。这像免死金牌一般的碑誓就给了文臣最大的保障,让他们有话敢说,有想法敢去做,而不用唯唯诺诺,顾虑良多。

并且,赵匡胤给以文臣优厚的俸禄,让他们不用忧虑生活,更多的则是去忧国忧天下。

治国即解决国家内部矛盾,对于外部矛盾,即与边疆民族的矛盾,赵匡胤也没有心高气傲,想着引兵去给边疆民族一点颜色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