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不废江河万古流(6)

2018-07-20 06:01:10 网络整理 阅读:108 评论:0

实验与分寸感

新诗自诞生起就携带一个重要的基因,那就是实验。胡适谓之“尝试”。有了这个基因,百年新诗的尝试性实验接连不断。早期的白话诗,后来的象征主义诗歌、现代派诗歌、格律诗、半格律诗、十四行诗、楼梯体、鼓点诗、街头诗、朗诵诗、新民歌、信天游,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90年代的口语诗,21世纪以来的口水诗、网络图像诗,不一而足。百年新诗实验为新诗注入了活力,但废品多,成品少,优质产品更少,代价巨大。

杜甫是当时的实验诗人,比如他自创《兵车行》《石壕吏》等乐府新题,明末清初诗人冯班在《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中评价道:“杜子美作新题乐府,此是乐府之变。盖..歌谣,后乐工采以入乐府,其词多歌当时事,如《上留田》《霍家奴》《罗敷行》之类是也。子美自咏唐时事,以俟采诗者,异于古人,而深得古人之理。”相比于新诗实验,杜甫实验诗的回报率要高得多。当然有他个人的天赋,但实验的分寸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杜甫在律诗中尽量避免重字,在排律里却随便得多。《上韦左相二十韵》两用“此”字,两用“才”字;《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两用“不”字,两用“天”字。杜甫能够守规矩,但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破规矩。比杜甫小40岁的孟郊以苦吟著称,同样有不避重字的实验,甚至走向了极端,其《古结爱》诗云:“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几乎句句用“结”字。其《秋怀》十四云:“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摧。失古剑亦折,失古琴亦哀。夫子失古泪,当时落漼漼。诗老失古心,至今寒皑皑。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劝君勉忍古,忍古销尘埃。”这样的写作虽然革命性很强,但观念性太明显,反而有伤诗歌的审美效果。

还有诸多方面的实验都涉及分寸感,如表达情感时复杂与晦涩的分寸;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间的距离,到底多远才恰如其分;意象使用上的新奇与怪诞之间的分寸等。实际上,新诗各方面的实验创新都存在一个分寸感问题。实验的方向是正确的,大胆实验并无过错,但如果为实验而实验,为打破而打破,把诗歌审美的分寸感弃置一旁,就会走向诗歌的反面。

实验的分寸感,可能是每一个有抱负的诗人时刻都要面对的难题。

(作者:师力斌,系《北京文学》副主编)

标签:不废江河 万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