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心脑血栓疾病预防大于治疗!开展体外血栓普查刻不容缓

2018-09-02 16:49:50 网络整理 阅读:95 评论:0

血栓疾病(中风和心梗)现已成为当代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是当今70%以上的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脑血栓疾病的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在病情未发生前进行干预,这是降低死亡风险的最佳时期和经济有效手段。

“隐性血栓”状态的存在和发展,是导致中风、心梗发生的最直接的病因。其在体内存在和表现的主要特征是,血液出现高凝聚状态以及血管壁上有大量的陈旧性血栓斑块形成这两个方面。我通过大量的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指出:体外血栓测定技术及“体外模拟血栓”综合形成指数,简称为“血栓指数(Q值),能够反映出上述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这对我们进行心脑血栓病(中风和心梗)的早期预测和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血栓Q值为什么能够反映出体内“隐性血栓”的存在?

血栓Q值不但能真实地反映出体内血液的“浓、粘、凝、聚、变”存在的量和质,从而十分客观地和综合地反映血液的高凝聚状态;而且,血栓Q值也能够间接地反映动脉血管受损伤程度,以及在受损伤的动脉血管壁上陈旧性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大小。血栓Q值是一项比较全面能够反映体内血栓形成倾向和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心脑血栓疾病预防大于治疗!开展体外血栓普查刻不容缓

大量临床检测结果表明,脑中风和心肌梗塞病人的血栓Q值超过正常人(Q值为8~15)的数倍(Q值>40);而经过治疗症状好转的心脑血栓病患者的血栓Q值,也将会随病情好转而变小,直至转为接近于正常。

戴氏等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对上海警备区78名老干部进行10年“隐性血栓”预测、预治和跟踪监测,结果10年内没有1例因中风和心梗发生而死亡。与此同时,上海地区心脑血栓病社区防治协作组也曾对2万多例中、老年人进行“隐性血栓”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在5年内,凡血栓Q值在正常范围(Q值为8~15),,或者弱阳性(Q值≤19)范围内的对象,无1例发生急发性心脑血栓病(中风和心梗)。而凡是发生中风和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其血栓跟踪监测卡的记录上,都曾出现过强阳性(Q值≥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