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董健:医生是一个需要情怀的职业,科普也是一种情怀(2)

2018-10-31 21:32:13 网络整理 阅读:56 评论:0

“真正的医学大家,应该把病人越看越少”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正所谓“医者仁心”,一个“仁”字,白纸黑字写在纸上,也一笔一划刻在董健心里。“很多人,包括有些医生在内,都认为科普是‘小儿科’,不值得付出。”董健表示,“但我觉得,一个好医生,应该把病人越看越少,即希望他们不生病、少生病,或者病情不加重,这才是真正的医学大家该做的事情,而科普就能起到这个效果。”

古语有云:“上医治未病”。医生的感动和满足不应该仅仅来自于治疗疾病,还应该来自于减少生病。

其实,经常有人对董健的行为感到不理解,觉得医生平时做手术、看门诊已经够累了,没必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做科普:与其花时间做科普,不如多看几个病人,多做几台手术。但董健却认定,科普是有价值的,对医生和患者都有好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所谓的医学科普越来越多,但靠谱的医学科普并不多,科普作者鱼龙混杂,科普内容泥沙俱下。广告、谣言等经常打着科普的幌子欺骗老百姓,而老百姓的辨别能力却很有限。”董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专业医生不站出来做科普,一些伪科普就会危害老百姓的健康和利益。因此,,工作在医疗第一线的医生们理应成为医学科普的主力军。”

同时,董健认为,“对于医生来说,做医学科普也有好处。普通患者很难听懂医学专业术语,这就导致医生不知道如何通俗地与患者解释病情,患者在听了医生的解释之后也是云里雾里。如果医生经常撰写科普文章,或者做科普节目,那么他就更容易理解患者的想法,并能够深入浅出地为患者解释病情,这样非常有利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董健:医生是一个需要情怀的职业,科普也是一种情怀(2)

董健为群众科普医学知识。

“医生是一个需要情怀的职业,科普也是一种情怀”

董健先后发表科普文章200余篇,浏览量达2000余万次。他的事迹被上海科教电影厂拍摄成科技纪录片,并在2016年上海科技节作为优秀纪录片展映。

“做医学科普,最重要的是坚持。科普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医生看病需要花费时间,做科普也需要花费时间,所以必须协调好科普与临床工作之间的关系。”董健表示,“医生是一个需要情怀的职业,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就要有奉献和服务的精神,科普也是一种情怀,需要奉献和服务,希望更多的医生能够投身于科普。”

董健对人民网科普中国表示,“当然,要想做好医学科普,不能只靠医生的情怀,也需要社会和政策的支持,比如在社会上,希望更多的媒体、学会等愿意助力医学科普;在政策上,科普工作最好可以与医生的考核、晋升等挂钩。这样,医学科普就能真正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受访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名医、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总编辑董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