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张益禄的诗歌世界——感受张益禄和他的诗歌作品(2)

2018-08-27 07:52:51 网络整理 阅读:84 评论:0

在现代语境下,书写旧体诗歌很是不易。说它不易,一是在诗歌的写作中要能够承接传统,要深谙这个传统,能够进入到这个传统中,在这里,诗人要像古人、懂古人、学古人,要向古人取法借法;二是你的旧体诗也必须具有现代性和现代意识,要有新意,要有别情别趣,在这里,当代诗人则要区别于古人,区别于旧文,区别于现在已经太过疏离的古意。这两点“不易”,其方向上多少有些相悖,对任何一个诗人来说将它们进行有机调和都是有大难度的。

我们看到,张益禄的诗师古而不泥古,知古而不唯古,他的诗作承接的是中国文化,承接的是中国文化里文以载道、借景传情、言物喻人的传统,他注意从古典的文学经验中获取,譬如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譬如用典化典,借古说今;譬如营造意境,建立氛围……同时,张益禄的言说并不为古意所困,他的诗歌题材有着极大的宽泛度,不仅有《古都幽思》、《千古悲歌》,不仅有咏山咏物,文化、风物,还有《物理之光》、《奇异之光》——在这里,他吟咏的人物是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霍金和陈景润。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一书中谈及陆游,“陆放翁到晚年时,仍不断写诗,他永居乡村,写的诗如他的日记,吾人读时,如入妙境”——张益禄的诗也有如他的日记,一情一景一风一物一时一事均可入诗,你随时可见他的信手拈来,而不像古人那般执于和刻意。

说张益禄的诗不为古意所困还有另外的一层,就是他既不掉书袋、硬塞古章古事,也不佶屈聱牙,而是选择相对通俗易懂的语句,能被大众接受的语句,直抒胸臆的语句,譬如组诗《历史悲歌》中的《纸上谈兵》与《言犹在耳》:“熟读兵法论纬经∕纸做疆场点西东∕长平一战全军没∕赵括后世留耻名”(《纸上谈兵》);“国乱时刻君主崩∕谁人继位惹纷争∕有道金口玉言在∕穆赢守诺立灵公”(《言犹在耳》)。纸上谈兵、言犹在耳均有典故,尤以纸上谈兵为众人所熟悉。在这里,张益禄言说的即是存于《史记》和《左传》等典籍之中的历史。用典,若再用古人语式,势必会造成今日阅读的“隔”,难知所云;所以在这里,张益禄采取的方式是:使用白描的方式勾勒,取其事件之大致骨架,又便于了解历史了解作者的判断。同时使用的词句则较为平白直接,拉近和阅读者之间的距离,就像面对面地言说,那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许多时候,张益禄多采取这种直接的、白描的方式,尽力做好普及同时让阅读者能够尽快了解他对此事的认知和看法。我觉得,这是一种有趣有意的尝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