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闽商观察】食盐航运中心曾运转数百年,起底你不知道的福州商贸史(5)

2018-09-29 18:52:15 网络整理 阅读:129 评论:0

明清时代,上游木材、纸等也开始由福州输出。清初计六奇所著的《明季北略》便记载,“福建延、汀、邵、建四府出产杉木。其地木商,将木沿溪放至洪塘(今福州城西的洪山桥)、南台(今台江),(运至)宁波等处发卖。”清代福州府隶属福宁粮储道,主要负责的也是闽北地区的商品和贡物周转。

在古代,福州城市之所以呈现“南进”的趋势,正是为了更加靠近闽江,更加便利地承接上游来的货物。进入近代,福州首先出现的工业,也是依靠上游的各种物产,尤其是以茶叶为原料的砖茶制造,以及以木材为原料的锯木厂。

另一方面,随着外国人的势力侵入,仓前和泛船浦作为外国人集中区,又是闽海关的所在地,也是工业分布的首选地。

也因此,开埠以后,在闽江两岸,逐渐形成了福州的近代工业集中区。俄国人的砖茶厂,以及悦兴隆就在台江。当时比较著名的企业,如建兴锯木厂就在今天台江排尾附近;而由林则徐的姻亲、光禄坊刘家主办的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在闽江北岸的新港;此外,福建造纸厂、建华火柴厂等则在仓山区的港头。

而福州,也由此形成了官宦集中的老城区、台江的工商业集中区,以及仓山的外国人居留区的格局。有一张民国十七年(1929年)的福州地图,非常形象地勾画出这一点,老城区、台江、仓山三处路网密布,而从老城区到台江,则只有一条主干道孤零零地连接着,此外的区域则是一片空白——大多还是农田占据。

【闽商观察】食盐航运中心曾运转数百年,起底你不知道的福州商贸史(5)

为了更加便利地连接这些城市的主要功能区,1928年,当时的福建省建设厅对鼓楼前经南门兜、洋头口、小桥头、万寿桥(今解放大桥)至仓前山的主干道进行扩建,此后,这条主干道长期是福州的主轴,演变为今天的八一七路,而处于万寿桥北岸的中亭街,以及连接老城区与台江的茶亭街,也由此发展为福州重要的商业街。这种商业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