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这位中国和尚,曾影响..艺术上千年(4)

2018-09-30 23:45:04 网络整理 阅读:91 评论:0

宋-法常-叭叭鸟图-..国立美术馆藏

《叭叭鸟图》是法常另一幅重要作品。该画为立轴,水墨纸本。画面描绘一只八哥鸟,正栖立株老松上俯首梳毛的情景。浓黑的头部一半隐藏在淡墨的胸腹后,一只空勾的眼睛闪闪发光,直摄人的心魄。浓墨画成的背脊与尾羽,淡墨画成的胸腹与背脊的浓墨呈自然的衔接过渡。自然留岀的两支白色翅翎,造成墨色层次的变化,构成和谐而又生动的对比。破散的渴笔斡旋出松毛树皮斑驳的老松。萧疏的松针、垂落下的松果,使整幅画的生命空间都在上升。法常以追光韬影之笔,写出了禅家的通天尽人之怀。对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给予重要的影响与启示。八大山人的多幅八哥图似乎继承了法常的衣钵,也或许与法常不谋而合。

这位中国和尚,曾影响..艺术上千年(4)

宋 法常 水墨写生图局部

法常的另外两幅重要作品《松猿图》和《竹鹤图》均藏于..京都大德寺。《松猿图》是法常绢本水墨淡彩的传世名作,被尊称为“牧溪猿”。展开画轴,但见一老松自右下至左上斜出,树干上栖息着一对白面长臂的子母猿,母子神态安详而严肃地紧紧偎抱着,猿面毛发蓬松,臂、爪显露出肌肉的柔劲和灵活。母子正面迎着秋风,眺望无限的远方,深邃的眸子流露出一种超然的苍凉之感。在大片空白中,抹上几笔形单影只的松风猿声,足以唤起一种平淡天真的汪洋之感,也可以产生一种萧条寂寞的孤绝之感。这便是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禅对浮于生活表面的繁复没有兴趣,它要求洞穿表象直抵深层,从内心而非外境直接把握生命本身。《五灯会元》卷三记西堂智藏禅师“捉虚空”的公案,十分发人深省,可以生作解释此图的一个话头。石巩问西堂:汝还解得捉虚空么。堂曰:捉得。师曰:作么生捉,堂以手撮虚空。师曰:汝不解捉。堂却问:师兄作么生捉?师把西堂鼻孔拽,堂作忍痛声曰:太煞!拽人鼻孔,直欲脱去。师曰:上须恁么捉虚空始得。

这位中国和尚,曾影响..艺术上千年(4)

宋-法常-松猿图-..东京大德寺藏

法常花鸟画具有抓住瞬间为永恒、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迈绘画本领,画面大面积空白是他的主要特色,关于空白的观念,早在魏晋时代就有「手挥五弦」与「目送归鸿」的讨论。但那时的空白画意是表现在作为背景部分的山水画面上,画面本身是铺满的。如果说画面也有不满的,那倒并不是为了表现「空白」的观念。空白与画面形象的关系,正如虚空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无常,虚空永恒,那包涵了万变的永远不变。正因如此,禅画中对于画面的结构经营,特别注意计白当黑、知白黑的处理和运用。对禅宗画家来说,空白与形象不仅同样实在,甚至比形象本身更加实在。空白之处看似空无一物,但绝非空无所有,所有一切的生命,无不从空白处而来。

这位中国和尚,曾影响..艺术上千年(4)

宋 法常 水墨写生图局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