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探秘德江水龙:蕴含土家特质的文化(4)

2018-07-18 02:30:27 网络整理 阅读:149 评论:0

探秘德江水龙:蕴含土家特质的文化(4)

扎龙祈雨

德江县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缺水区。在过去,德江人民都是依靠深耕细作来生活,并没有商业做支撑,因此天气情况对德江人来说非常重要。据当地人回忆,德江从未被水淹,但常常大旱。加之古时人们对一些天文现象、自然灾害、疾病瘟疫等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便促成了向神灵祈祷、谢恩以求庇护的传统,于是以龙求雨,舞龙酬神等一系列活动应运而生。

在德江民间,关于龙灯的起源有一段描述,其中提到“……古龙抬头六月六,打显龙闲晒衣服,天干七七四十九,井涸人渴草不生,稚童稻草编龙舞,仙家指路救庶民,请龙滚水典龙身,得雨许下龙神愿……”这与在德江访问时当地文化学者张贤春所说一致。

在不断的搜寻中发现,对于德江水龙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在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当时还属思州府管辖的龙泉乡有一座飞龙寺,其内正壁上有一幅求雨图,画有草龙及舞龙人。这是德江最早的关于草龙祈雨的图文记载,后来因文革时期破四旧运动而损毁。另一个版本的说法是在龙泉乡的一个墓碑上有这幅求雨图。后在拜访草龙编扎传承人梅成贤时,他回忆,这幅求雨图应该是在沿河县官舟镇一户张姓人家的墓碑上。具体是什么样?在哪里?因历史原因其真实性不可考证。

但不容质疑的是,抬草龙祈雨应是一项仪式活动,最初是在六七月份,天气最为干旱的时候举行,并没有特定哪一天。后来人们为感谢“龙神”恩德,祈求岁岁平安,于是利用每年新春佳节举行舞龙答谢活动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可怜水龙和火龙应该为同一系统。

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到汉代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形式也很有讲究。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季求雨舞黑龙。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已证明,龙是古人在祈天、求雨、防洪涝中主要的祭祀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