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张磊夫:曹操形象在宋元明清的变化(2)

2018-11-19 09:10:58 网络整理 阅读:66 评论:0

郝经的《续后汉书》虽然名字与萧常的相同,但意图却与其迥异。郝经是一位理学家、哲学家,曾在1260年作为忽必烈的使者出使南宋,但却被下了狱,直到1275年蒙古人入侵才重获自由。郝经似乎并不知道萧常的著作,而他笔下的历史是为了给统一中国的正义领袖正名而设计的。因此他集中力量将刘备塑造为一位儒家君主,智囊诸葛亮辅佐着他,关羽和张飞则为左膀右臂。曹操在其中似乎再次成为篡位者和暴君,而汉献帝则通过董承向刘备寻求帮助,忠实、侠义的刘备倾尽全力给予帮助。整本书都可以被看作对仁慈且表面上汉化了的忽必烈统一中国的请求。

与萧常的作品一样,郝经的《续后汉书》也被呈送给朝廷。此时还有许多与它们相似的作品,尽管总体来说并不怎么成功,在宋元之时,也有关于改编的作品是否有权代替陈寿和裴松之的著作或者是与之并驾齐驱的争论。任何读过《三国志》的读者都会发现,其正文与引用了多种材料的裴注一起,加上三分天下的背景,使得一些事件的本来面目已不可辨。甚至在北宋,重臣王安石也曾试图像欧阳修修纂《新唐书》以及《五代史》那样,对这段历史进行能够得到官方认可的修订。

然而最终,虽然两种《续后汉书》都被官方收藏,并在18世纪收录于《四库全书》中,却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它们成书较晚,缺乏一手文献,且对偏在西陲而非像曹魏一样占据了中原的蜀汉的重要地位,未能给出有说服力的论证。任何试图尊崇蜀汉的尝试都必定会导致对流传已久的文献材料的曲解或误用,正如马兰安指出的,修正主义者们更接近文学而非历史。如果想要推翻陈寿文本在道德和权力上的不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全然文学的,而非以被广泛接受的史料为基础。

张磊夫:曹操形象在宋元明清的变化(2)

影视中的曹操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