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除了和珅帮忙,乾隆的私房钱都从哪儿来?(6)

2018-12-06 13:47:45 网络整理 阅读:74 评论:0

开始,罚议罪银的一般流程是乾隆秘密通过军机处下诏给相关官员,让他自己思考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该罚多少银子,官员于是自认此罪应罚若干万两“以赎罪愈于万一”。乾隆看过后如果觉得合适,就御批一个“览”字,如果该官员收到的批示是“再行切实议罪,迅速覆奏”,那就是还得加钱。

能做到督抚级别的大员,谁也不会欠缺官场智慧,大家很快就意识到,“自请议罪”,既能显得严于律己,又能给皇帝送上实在的好处,简直一举两得。很多人主动要求缴纳议罪银。最夸张的例子,是河南巡抚何裕城,自称不小心把香灰弄到了有朱批的奏折上,自请罚银三万两。皇帝也觉得这演技过于浮夸,批示说罚一万两即可。但是何裕城觉得罚得太少无法心安,坚持奏请先交一万,其余两万“再仰恳鸿仁,准臣仍行陆续解交内务府充公”。

乾隆后期,从中央到地方官员贪污成风,乾隆自己也心知肚明。但反腐第一需要皇帝严格的自律,第二需要旺盛的精力掌控一个有效率的反腐团队,这两点年迈的乾隆都已经无法做到。事实上,皇帝有时还不免把查抄反腐官员,当作自己增加收入的一个手段。

王亶望是有名的巨贪,乾隆四十六年劣迹败露被斩首。皇帝特别吩咐,对他一定要细细查抄。结果单是王亶望的浙江任所,抄出来的赃物,就装了565只箱子。

一个月后,这些赃物被送交内务府。皇帝亲自开箱查看,原来之前皇帝七十大寿的时候,王亶望送来极其丰厚的贡品,其中有一对玉瓶和一座玉山子,玉料和做工都极佳。但是按照惯例,皇帝对贡品不能照单全收总要退回一些,将之退回。大约是失去的才觉得珍惜,后来皇帝竟对这两件玉器越想越爱,现在也算是失而复得。

但是查遍所有的箱子,皇帝也没有发现玉瓶和玉山子,另外,大量的珠宝质量平平,也显得和王亶望巨贪的名声,颇不相符。

皇帝开始追查此事,结果一对照抄家册,就发现王家的财物被人调了包,而进一步追查下去,发现调包的不是别人,竟正是负责抄家的闽浙总督陈辉祖,预料中的,他被赐自尽。

当然,皇帝靠抄家发财,更有名还是乾隆的儿子嘉庆,毕竟乾隆培养的最大贪官和珅的家,是留给嘉庆去抄的。

之后西方文明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牵动着官场里无数小变局,某些角度看着反而给清政府苟延残喘的机会。不然按照传统的王朝周期律,以乾嘉吏治败坏的程度,清朝都未必能活到20世纪。

相关文章